在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10月20日
钱旭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60年的勤奋求实,60年的励志明德,60年的风雨兼程,我们终于迎来这春华秋实,情真感恩的关键时间节点。今天我们欢聚在此,因您而感动! 共同庆祝华东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我谨代表华东理工大学,向出席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一直给予我校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要向华东理工大学所有离退休干部教师、全体师生员工以及海内外校友,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
1952年,当新中国百废待兴、艰难起步之时,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和民族的期望,寄托着党和国家创办一所中国“门捷列夫化工学院”梦想的华东化工学院在上海诞生。来自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化学化工精英们在此汇聚。自此,开启了一所高等学府的光荣追梦之旅。
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载只争朝夕,一甲子奋斗不懈,华东理工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伴随着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成长壮大。建校后不到10年,即于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20世纪80年代起,学校开始向多科性大学拓展,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随后,1995年中国石化参与共建,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由一所单科性的化工学院,发展成为今天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其间饱含着党和国家的关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厚爱,也凝聚着几代华理人的光荣与梦想、智慧与奉献。
六十年来,为了把青年学子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们上下求索。我们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积极创新和实践“合格+特色”、“少而精、博而通”、“全面工程教育”、“注重过程,强化精神传授”等教育思想,在国内较早地探索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行了大学选课和辅修制度、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体教结合培养机制、“家庭式、书院式、自治式、身心式”学生管理体制等,并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学校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推进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行业翘楚和治国栋梁,已经和正在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建功立业。
六十年来,为了服务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追求卓越。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依托自身力量延伸,学位授权点从建校初期的单一化工学科,拓展到现在的理、工、农、医、法、管、经等11个学科门类。我们始终瞄准国际学科前沿,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开展重大问题研究;不断凝练学科方向,获得关键技术突破,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学校的人文社会学科在社会管理与服务、城市文明建设、三农问题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六十年来,为了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我们爱国奉献。自建校以来,学校努力对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从听从国家召唤,被中央命名为“652”代号,实施大三线建设工程,到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发展;从马誉澂教授研制出新中国第一支青霉素,到刘馥英教授开创我国能源化工学先河;从苏元复教授参与制订中国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到一大批师生参建中国第一座核电站;从朱正华教授研制的增感染料、红外增感染料被用于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女篮五号》的拷贝和“1099”高空侦察机专用胶片,到李世瑨教授在中国最早利用农业资源成功研制“尼龙66”;从研制新中国第一台生物反应器,到今日实现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华理人一直在辛勤耕耘,努力前行,真情奉献,无怨无悔。
六十年来,为了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传承创新。回首华东理工大学走过的60个春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陋的校舍到今天的多校区办学,几代华理人在这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履行使命,精耕细作,成就事业。“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正是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渊源与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经过60年的传承创新,纯正朴实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考风”蔚然成风。学校现已形成了“弘扬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风”、“重视本科教育,树立关爱学生的教风”、“活跃学生,建设执着求真的学风”、“坚守底线,保持风清气正的考风”等优良文化传统。环境优美、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必将为学校未来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此时此刻,回首一甲子的风雨砥砺历程,我们更加怀念以张江树先生、苏元复先生、顾毓珍先生、马誉澂先生等为代表的学校奠基者,他们为这所学校的创立和成长,奠定了精神风范和文化品格。我们也要深深感谢那些为华东理工大学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他们的每一份努力和奉献,都成为学校前行的动力;每一份精彩和成就,都书写了学校的光荣和骄傲;每一份关注和支持,都成为学校的永恒记忆。我们追忆感动、记录感动、传递感动,因感动而激励,因激励而奋进!
岁月流转,甲子重新。六十周年校庆是回首纪念,更是站在新的起点上翘首展望。面对下一个60年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改革创新,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按照“文化引领、强化特色、培育精品、扩大交流、改革创新”的发展方针,把华东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并通过全校的不懈努力,用不长的时间,进入国际著名研究型大学世界500强的行列。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续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大力开展具有华理特色的“科学中的人文”与“人文中的科学”通识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综合培养,让学生在校园中实现知识、素养、能力、思维、精神的超越自然增长的增值。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推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质量完成所承担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加大力度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工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构建实践育人新体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我们要进一步探索科学研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坚持学科发展向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的“两端延伸”与坚持前沿和需求并举的“顶天立地”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原创性研究,在提升优势、强化特色、分类建设的同时,打破专业、学科藩篱,着力推动前沿和交叉领域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能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材料与装备、社会发展与经济管理、前沿基础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建设好“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等协同创新中心。
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继续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大力实施重点学科杰出人才培养与引进、教学与科研创新团队发展、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高端人才培养等专项计划,大力加强高层次创造型人才队伍和学术团队建设;改革和完善岗位聘任、激励与考核机制,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有效配置人才资源;制定和实施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以高水平的师资水平,服务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先进大学制度。继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推动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对外,通过校董会和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等方式,争取并用好社会资源、适应社会需求;对内,通过正常化、机制化、机构化的学术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术事务管理中的决策、咨询与监督作用,实现学术自治、追求卓越、教授治学。加大力度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探索中国特色的先进大学制度。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华东理工大学的60年历史,是一部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发展史,是一部服务优秀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创业史,也是一部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斗史。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倍感骄傲与感动;展望未来美好前程,我们倍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为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福祉,一代代前赴后继的奋斗,是华东理工大学永远值得荣耀的使命。
今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来校视察,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热情支持下,全体师生员工一定不负所托,不辱使命,华东理工大学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最后,预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在华东理工大学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到建校100周年之时,我们还期待着各位的光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