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明德 创造辉煌
——在六届教代会、十三届工代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钱旭红
(2008年12月26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学校向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第十三届工代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作行政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无论对我们国家而言,还是对我们学校而言,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许多工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重大的转折。
一年来,学校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成功启动了广大师生一直关注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简称“985创新平台”),启动了“211工程”三期项目建设,同时国家重点学科及上海市重点学科等项目得以批准实施,长期以来制约我校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发展的经费瓶颈有所突破,我校迎来了跨越发展的大好时机,为建设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生培养方面
一年来,学校在本科教育上,继续推进本科教育创新团队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新增国家教学团队1个、上海市教学名师1名,新增2个国家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新增国家精品课程3门,新增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新增上海市精品课程5门;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工程,在奉贤校区启动建设了5个创新教育基地,吸引了6000多名学生的参与,成效显著,在徐汇校区建立了基于学科交叉的创新平台,支持学生创新竞赛活动;工科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了教育部中期检查,材料实验教学中心已获2008年上海市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正式发文公布我校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
在研究生教育上,顺利实施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年来,授予博士学位201人、硕士学位1666人;入选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入选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7篇;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新遴选博士生导师28人;2009年研究生报考情况明显好转,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幅列上海市前茅,报考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增长了11.2%,其中工程硕士报考人数增长了18%。
学生工作注重结合国家重大事件开展,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5.12”大地震后,对灾区学生进行慰问,广大学生积极捐助,5月12日-14日期间,我校近2000名学生参加义务献血,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百年奥运期间,积极开展奥运宣传、参加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组织师生前往比赛现场观看奥运足球赛等;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推动学生读书活动,围绕学校推荐的大学生必读20经典著作陆续开展阅读调研活动、征集活动等。
一年来,学校有219个学生集体和个人获得上海市优秀荣誉称号;近7200人次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奖励总金额达1192.6万元;近3000人获得国家各类助学金,资助金额达742.4万元;学校吸引校外助学金项目18个,共获得校外资助金额90万元,受助学生396名。新生入学,有270名同学通过绿色通道报到,学校赠送日常生活用品、学习文具、电话卡等,学校为地震重灾区的31名学生免除学杂费、书本费,提供来沪路费,并建立“奖、助、勤、贷、补”等系列长效机制,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积极开拓勤工助学渠道,解决勤工助学岗位近万人次,学生勤工助学总收入过千万元
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就业网络,帮助学生充分就业。通过成立职业发展教育顾问委员会、召开就业信息发布会等形式,在2008年全球整体经济环境不利情况下,使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保持稳定。
学校继续教育顺利通过上海市教委组织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检查,荣获上海市成人高校先进集体和“优秀品牌建设单位”称号;学生规模较上年进一步增长,学历教育在校人数达10796人,比上年增长420余人,自学考试达60300余门人次,比2007年规模增长21.4%;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规范合作办学项目,非学历教育规模有所下降。继续教育总收入达4539.92万元,上交学校费用1130.2万元。
学校网络教育办学声誉进一步提高,在上海7所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中率先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专家认证,网络教育学院再次入选由多家媒体评出的“2007年度教育总评榜十佳网络教育学院”,《工程制图》被评为2008年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注册学生数稳步增长,在读学生总数达到1.6万余人,比上年增加2000人,上缴学校费用1700万元,比上年增加达50万元。
学校留学生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在校留学生总数1009人,较上年增加18.7%。其中长期留学生627人,包括博士、硕士、本科和高级进修生等,收缴各类学费、住宿费和政府拨款合计逾千万元。
(二)学科建设与科技产业方面
2008年学校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教育部批准,启动了我校“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与石油化工关键技术”“985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启动了“211工程”三期六个重点学科的项目建设;经过申报、评审等,启动了学校自筹资金建设的“卓越计划”首批9个项目;完成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年度申报和上海高校发展定位规划报告工作。
2008年学校科研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加盟了汽车轻量化技术和抗生素技术两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参与承担重大新药创制等专项;我校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上海市评估中获得优秀评价,并在所有该次评估的56家实验室中名列第一。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成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技术转移体系架构及运行模式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煤气化技术向美国最大炼油公司实施许可,开创了我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向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先河。各类科研项目进展顺利,“绿色化学农药”国家973项目结题获得优秀评价,其所属的所有7个课题均获得优秀评价。今年新获26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全年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0余项,新签科研项目合同584项、金额达3.11亿元;截止12月8日,纵向经费到款突破1.5亿,总经费不含校产达到2.63亿元。基础研究稳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额达1865.6万元。我校社会学为汶川大地震灾区重建发挥重大作用,受到温家宝总理的肯定;能源法学研究为国家能源立法提供理论支撑,人文社会学科影响力显著提升。
学校产业管理规范,为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华昌新厂于今年9月在上海化工区投入商业性运作,不仅为华昌公司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同时,挤入集世界高精端化工企业的聚集地,也充分显示了我校科技企业不断强大的高新科技力量;学校金山科技园区已步入良性发展状态,实现了企业化运作,预计今年将创利润200万。全年共出版图书495种,输出版权图书15种,19种选题获得上海市重点图书立项,申请增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两项,1种图书获得 “全国优秀版权引进图书”称号(全国共55种,其中上海市仅4种),3种图书获得“全行业优秀畅销书”一等奖,2种获得二等奖;1种图书获得上海市图书二等奖。发行图书257万余册,发货码洋7000万,回款实洋3500万,同比增幅约14%。
(三)人才队伍建设
1.大力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胡英院士获上海市第二届十大教育功臣荣誉称号;于遵宏教授的“不带一粟,留下沧海”的高尚精神获得社会及全国众多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与好评。3人通过教育部*特聘教授评审,我校*已达9名;3人受聘为上海市“东方学者” 特聘教授;11人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1人被评为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4人荣获宝钢教育奖;1人获上海科教系统“十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1人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1人获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2人被评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 3人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2.不拘一格汇聚人才,提高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浓度。2008年新聘教职工166人,其中,新进教科人员103人,博士占94.2%、留学回国人员20人,占18.7%。新增校讲座教授5名、名誉教授12名、客座教授22名和兼职教授18名。
3.加大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14位教师入选2008年度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计划,3人入选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晨光计划”等项目;4人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年内新晋升教授22人;晋升副教授49人。
4.继续实施业绩津贴和岗位津贴激励制度。全年发放业绩津贴2115万元、岗位激励津贴3354万元,完成了岗位设置后的工资津贴兑现工作,教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加17.55%;完成在站博士后的社会保险缴纳启动和补缴等工作。
(四)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交流工作通过校-院-教授多方位、多层次运作模式,由点带面,整体渐进,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2008年与1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开展了交换学生项目,组织承办8次大型国际及两岸学术会议,包括第12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有481人出国、出境,其中教师308人,学生173人,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录取为国家公派研究生47名,在全国211院校中位列第一;接待国外访问团组146个,计720人次,涉及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教育、科研和政府机构。
加强了与国内跨地域研究型特色高校、重要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和政府的合作,与国内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以扩大学生视野、感受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校学术研究环境、拓展思维视角和研究领域为目的,本学期已与北京科技大学开始了本科生的交流合作培养。
(五)校区建设与服务保障方面
校区建设完成了奉贤校区一期第三批相关项目启动工作,图文信息中心大楼顺利开工建设,体育馆通过了规划许可,工程训练中心进入规划许可审批阶段。
一年来全校新增教学、科研固定资产6800万元,使学校教学、科研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获得财政部950万元建设6个实验教学中心;分析测试中心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评审和换证工作。
徐汇校区新增15间多媒体教室;开创了与美国DUKE大学远程授课合作的新模式,本学年中累计开放远程课程30次。同上海电信合作完成了两校区的无线网络建设,实现了“网络无处不在”的建设目标。
2008年学校图书馆新增数据库6个,数字文献资源已覆盖全校重点学科,新购中外文图书8.32万册。学校档案工作加大了重要实物档案的搜集整理,初步建立了近千件的重要实物档案门类。
校园环境建设再上台阶,奉贤校区的良好生态效应初步显现;通过了上海市健康校园评估验收;完成了两个锅炉房及地下燃气管道改造工程,结束了用煤和柴油为生活能源的历史,降低了运行成本,减少了废气排放;完成了奉贤校区二级水表的安装;开水供应、宿舍用电基本实行了“定额补贴、超量付费”政策;徐汇校区被评为“上海市节水型校区”,学校被评为“2008年全国城市节水工作示范校园”。
校园治安上有效地控制了“两案”的发生,在连续多年发案率大幅下降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了较低发案率,截止12月5日共立刑事案件85起,侦破刑案53起,完成文保分局下达的破案指标的265%;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多次对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检查,收缴各种违章电器800多件。化工一、四村马路乱设摊现象得到以遏制。
2008年学校财务状况已向各位代表专题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这里不再赘述。
二、今后三年工作及2009年工作展望
我们始终需要保持忧患意识,重视超前思考与顶层规划设计,严抓实干,分步推进工作。既要有远大目标,这样才能不丢失方向,才能最大程度地团结发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才能有博大的胸怀与包容性;又要勇于直面矛盾与难题,在化解中采取近程治表、中程表本兼治、远程治本为主的策略。今后新三年工作及2009年的工作中,我们更要一如既往,继续前行。
回顾第一阶段,即2004年7月,为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鼓舞士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近期目标,聚焦“竞争力与民生”,制定并实施了“年年变样,三年富强” (2005-2007)三年行动纲要,该纲要很好地推动了学校工作。 三年行动纲要的完成时间,与55年校庆、教育评估、奉贤新校区建设及此后实质性启动的学校中期目标“十一五”建设相衔接。于2005年伊始开始实施的三年行动纲要在校党代会上得以进一步确立与提炼,正式确定了学校的未来定位。
第二阶段,2006年底-2007年初,在三年行动纲要顺利执行之际,环境宽松情况下的开始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对55年的办学历程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梳理,提出了“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新校训,以及“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在原有化工特色的基础上,倡导并确立“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作为学校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推动全校的讨论,颁布了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校园发展规划》、《人才队伍规划》、《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华东理工大学章程》。
2008年秋,我们成功获准启动了广大师生一直关注的“985创新平台”,启动了“211工程”三期项目建设。
第三阶段,即目前,需要重点强调瞄准学校未来定位以及必要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推动新一轮的“新三年行动纲要”的制定实施,即,对内,推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跨越式发展;对外,通过服务社会、贡献成果与人才、引领文化的进步,推动学校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以“影响力与内涵”为核心,追求“处处创卓越、年年有提升”。
新的三年行动纲要,再次明确学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定位,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扼要内容是:
塑造大师云集,英杰辈出的人才队伍。培养、稳定一支适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求、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创新性和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及管理服务骨干队伍。在刚刚公布的人民网上,武书连的排名中我校有一项各个指标都排名靠前的,也就是“中国研究性大学的创新型环境”这项,去年我校排名第12位,今年是第11位,当然这仅仅是一家之言。无论如何,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也就说明我们更需要在学校的创新环境和师资队伍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最好能做到名副其实。汇聚塑造出一支以杰出学者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精英队伍,建设一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研和教学创新团队,构建有利于创建一流学科的健康的人才生态和大学文化。调整各种关系与政策并予以实施,以真正突出“教授治学”作用,形成服务于优秀教授的校内岗位分工体系及编制体系,以涌现出若干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在某一学科领域学术领先的学者、大师及创新团队。
建立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体系。采取“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带动一般”的策略,立足前沿,凝炼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加速发展优势和特色学科。这里所谓的优势学科,是指我们在全国处于强势的领先地位的学科,我们将进一步突出它的优势;所谓特色学科,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或者相对比较弱势,在某些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我们希望这种特色得到进一步强化。采取对单位的鼓励政策及对人员的定量考核措施,大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新兴学科。建成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重点学科,其中部分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峰学科,若干成为过程工程领域国际著名学科。石油化工及煤化工的水平及实力要在三年内处于国内领先、亚洲著名、国际知名的地位。以“能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社会与人文”三个方面为全校学科汇聚焦点,根据目前各学科的特点及现有基础,确定各学院的未来定位与工作内容。
潜心树魂,构建研究型、人性化本科教育体系。从修养、品行、气质等内涵的角度、从职业与兴趣相互关系的角度,重视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英才培养。以“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强调学生培养锻炼中“手与脑”的关系,从强化学生实际操作及独立思考能力的角度,建立合理的课程逻辑体系与模块,按照“博而通”全面调整课程的相互关系,按照“少而精”调整教学内容、鼓励使用非固定教材,以互动生动为标准规范授课方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抓手,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推进师生的国际国内交流,发掘本科生的创造潜力。其中过程工程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在三年内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全面工程教育及过程教育的某些方面实现亚洲著名、国际知名。培育出若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本科专业和学生。
以人为本,建立富民强校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各级机关与部门。管理中强调以法治校、服务中注重礼仪修养。通过可量化和有可比性的规范与手段及工具的创新,提高管理效能、效率。使相关部处成为宏观管理上的参谋、细节管理上的实施与推动者。在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方面形成完整的程序规范。若干部处的工作在全国部属院校中达到一流,在全国院校中位于前茅。强调行政的公平、公开、公正;完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适当分离并相互尊重的局面,加强科学管理;完善与加强教代会、教授会等方式的民主管理。相关部门与机构要能提供若干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管理与服务运行模式,成为“一支队伍三个体系”建设任务的策划、实施、管理及服务机构,并依此作为工作完成质量的考核标准。
今后三年的部分标志性指标包括:
三年内将“985创新平台”建成国内领先、亚洲著名、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创新平台,为未来申请国家实验室奠定基础。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2~4个,力争经管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每年度科研到款经费达到3.5亿以上。
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建设国家特色本科专业3~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3个,新增国家精品课程3~5门。新增国家教学名师1~2名,国家教学团队1个。
每年至少新引进1名国际著名学者,进入两院院士第三轮遴选的候选人达到4~6名,新增“*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3~5名,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人。
初步完成奉贤校区的第二轮建设,完成部分学院本科三年级入迁奉贤的调整。
以年均不少于1000万元的增量增加教职工的津贴,初步解决教师在奉贤校区的安居乐业。
2008年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如教师教学方面的投入不足,组织管理规范方面的不足等等。最大的问题是学校目前及今后的工作能否围绕学校的定位扎扎实实地进行。这需要大家熟悉学校定位,按照新三年行动纲要的精神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学校新的三年行动纲要是本次大会的独立议题,在此不再作过多赘述。希望各位代表仔细研究、集思广益、充分审议,与学校一起制定好各项定位、工作内容、举措、指标,抓住“十一五”剩余的时间,进一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
最后谈谈2009年定量计划任务及其它相关方面
2009年是确保完成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年,也是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纲要的开局之年。全校将以“985创新平台”、“十一五”“211工程”、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及学校“卓越计划”等专项建设为契机,依据上述三年行动纲要及所要达到的速度与质量,分解每年需要完成的相关任务和达到的标志性指标。2009年1月将下达各学院及部处应该完成的该年度核心任务和人、事、物重大定量考核指标。我们要开好头,为新三年行动纲要的顺利实现奠好基础。在这里,我们不一一罗列,这些指标都会从大家审议认可的学校三年行动纲要中分解列举出来。这里面包括每个人的情况,包括各种经费,包括你应该在全国和国际上达到的相应的影响和效果,指标的内容不是很多,但都不是很好完成,都非常具体。并且首先有个基本前提,所有的指标不得低于“十五”期间,第二就是所有可以增长的指标不得低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
2008结束前,我们将启动广大教职员工所关心的车贴问题。上海市的下发部分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未能到位,为了广大教职员工利益,学校先垫付解决车贴问题。2009年开始,学校将严格考核,车贴不能成为一种纯福利,要将其与每个人在学校事业上的精力投入与时间投入挂钩。
2009年我们还将根据学校财力和教育部支持力度,加快教职工房贴的发放,对年龄较大的教职工尽量提前发放房贴,解决生活困难。
各位代表,大喜大悲的2008年即将远去,充满困难、挑战与机遇的2009年悄然来临。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共同描绘华东理工大学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