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校长在2006年教师节及教育思想讨论动员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07-01-16      访问次数: 1002

 

勤奋求实、励志明德

――在2006年教师节及教育思想讨论动员会上的讲话

钱旭红


       今天我谈两个问题。一是务实,下半年我们的繁重任务;二是务虚,我们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一、下半年我们的繁重任务
    2006
年,对于我们华东理工大学而言,既是年年变样、三年富强三年行动纲要实施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迎接国家启动十一·建设规划的开局之年。
去年,如上所述,由于全校师生员工的奋斗和努力,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本科教学、队伍建设、民生改善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值得高兴。然而,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待这一切,我校特别在本科教育、高效管理、工作理念、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现状,离我们的事业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说历史上,我校曾经尝试跨越过、领先过,甚至也冒进过;但是在当前,我们确立的目标是如何追赶和超越。如果说,在引领全国高校风气之先时,我们学校应该强调勤奋求实,那么在突破困境、破解难题时,我们更需要强调励志明德。学校目前的发展,是在一个起点比较低的基础之上的快速发展,是在长期制约我校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情况下的快速发展。
    
长期制约我校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用最通俗的话讲可能有三点:资源匮乏、无人可用、各自为政。我们现在直面这些问题,是表明我们不仅看到这些问题,并已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更相信下半年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会有明显进展。
    1、如何解决资源匮乏
我校的资源匮乏,体现在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两个方面。
我们的人均物质资源比例,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处于低端位置。土地资源,随着奉贤校区建设并在年底第一期启用以及徐汇、金山老校区的改造与开发,将会有明显改善。然而,其他资源,如实验室、教室、岗位、经费等则无力一下子都改善,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逐步进行。对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学校来说,几近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学校财力将是不可回避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外延发展的基础上更重视内涵提升,建立与完善需求与约束相结合的自我发展机制。
就社会资源而言,我们本来就少,现在要充分发挥原有途径的作用,但是更要加强的是:在国内,我们应该向校外输送更多的干部;对国外,要落实加强与各协议高校的实质性合作。
    2、如何校正无人可用
    
无人可用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管理骨干与学术骨干。不少同志反映人才缺乏,耳边风闻的是这样一句话:无人可用。甚至处级干部也反映,称职的行政职员也极少,然而却少见不敬业者离岗。我们确实需要能够改变原有单位面貌的骨干,然而,某些重要的行政岗位、学术岗位一直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有人认为通过引进可以改变这一状况,但是引进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我们的人才观,同时,严格与完善人员聘用、考核、选拔机制。
    
无人可用的感知,只能说明我们原有的选人、用人思维需要改变:不是缺少人才,主要是缺少发现。要切实改变用人观、人才观。我们要发挥所有人的长处为学校服务,不论他是全才、奇才、怪才,还是偏才。
   
在发挥人才作用方面,两手都要硬:一要拓宽视野、改变观念,敢于用人,包括有明显缺点和有争议的人,只要他有一点长处;二要严格与完善聘用考核选拔措施,尊重民意,特别是尊重学校办学骨干的评价,敢于奖勤罚懒,突出优胜劣汰机制。九、十月份,全校将进行干部、教师的考核聘任,要通过轮岗、党政换岗、选拔35岁左右的年轻人、严格并优化教学科研岗位考核,做到人尽其才。
    3、怎样消除各自为政
   “各自为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领导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行政执行能力差。这两个问题表现在院系及处、部职能部门领导的工作作风及校内体制安排方面。其起因在于:
    (1)
由于我们面临的困难繁多,特别是多年前我校曾经遇到过严重经济困难,可能曾经过于强调自家孩子自己抱,自己问题自己解决,而逐步形成了纵向职能部门、横向院系所之间的自我本位主义盛行的局面。
    (2)
由于我们只习惯于减少自己工作的风险和难度,而忽视了对学校整体利益、全校的核心和共同利益的关注。我们习惯于应对自己的那一部分工作而忽视了学术竞争力和教书育人的整体性,使工作协同困难重重。如奉贤建设中的校(处)、院两级的资源需求与投资控制方面,经济政策与预算调控方面等,校区间学院、系、专业重复设置方面等(尽管学院、系、专业重复设置的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或在解决中),都可以看到上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
    
我们需要各级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各司其职、忠于职守,严格按照学校确定的目标(如三年行动纲要)按时按质,协同推进工作。
为从高层起步解决问题,我们将从调整、梳理校长办公会、校务会、例会、院级会议的形式、任务及程序入手,从不同管理层级的职责与关系入手,防止出现不同条块间信息无法沟通、有决策难以执行的局面,也防止出现校领导无奈干着处长应该完成的工作,处领导无奈干着科长应该完成的工作,而科长说无人可用的局面,切实提高和加强行政领导能力、行政执行能力。

我们所面临困难的特殊性在于:既要提高办学质量,重视内涵发展,因为这是全国高校发展的大趋势及主旋律;又要大力拓展教学资源以适应扩大规模之需要,因为这是制约我校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在资源获取和发展建设上我们已明显落后于其他学校,必须尽早改变。明年初夏,我们将接受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除了教育教学方面软件工作需要提高外,教学硬件方面的差距更使我们处于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常使我彻夜难眠。现在的校园已人满为患,师资队伍、院系所建制、教室、实验室、校区功能的大规模调整,都需要在半年内完成。频繁的调整对学校的平稳运行、学生的安定生活和学习来讲都是严峻的考验(网络信息系统的快速升级即为迎接这一挑战)
    
在今年年初,校部提出,今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教书育人为中心,校区建设为重点,决战2006,实现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的双跨越。其相应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集约、高效的人、财、物运行机制;继续推进“211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学科竞争力;落实三年行动纲要,为十一·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二、我们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后天就是教师节,关于教书育人的学术性讨论应该成为全校下半年的主旋律。为切实推进以评促建,回顾近55年来学校的办学经验,促进学校实现长远的、跨越式的发展,下面,重点讲讲我个人对我校办学思路及校训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求同存异,启动全校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培育全校共同的教育理念与精神,从而统领、指导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1
、我校的学科发展历史及学校定位。
   
1952-1966(第一阶段)  
    1952
年,中央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决定将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5所大学的化工系合并在一起,建立华东化工学院,稍后,山东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的部分专业又相继融入。建校后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即于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5年,根据中央的要求,创建了华东化工学院四川分院(按中央的命名,代号为652)。早期阶段,化工是学校的核心和全部,华东化工学院是化工单科性的大学。
   
1978-1992(第二阶段)   
学校以化工为核心,开始了向多科性大学的拓展。学校相继设置了化工、材料、生工、机械、控制、信息、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管理等学科与专业系。1990年代初期,学校作出了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水平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化工特色、工理商结合、多科发展的学科建设方针。学校在学科发展的两次延伸基础上组建了工商经济学院,形成了传统学科、延伸学科和新建学科不同发展水平共存的学科结构。学校提出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化工特色、理工结合、多科性的研究型大学
   
1993-2005(第三阶段)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多科性大学的基础明显加强。1996年党委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化工特色,工、理、商、文多科结合,协调发展的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全国一流重点大学。2000年,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的奋斗目标是:经过十年或稍长的一段时间,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学科特色鲜明,工、理、经、管、文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著名大学。请注意,其中化工已从字面上被略去。
    2005
年学校制订的三年行动纲要中确定,要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切实加强优势学科,快速发展学科特色,显著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声誉和知名度;全校形成物质制造与转化优势学科体系, 实现理工优势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并位于全国的前茅,部分人文社会学学科特色鲜明,整个学校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其中化工在字面上也没有出现,但在内容中有所隐含。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确定,发展目标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2005年第10批学位申报和审批中,学校取得了重大进展。我校现有博士生授权点4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1个,学科遍及11个门类,可在理工农医法等门类授予博士学位,基本确立了多科性研究性大学的格局。
    2
、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最大的优势曾经是化工单科性,我们最弱的地方也是化工单科性,以至于很长时间我们的化学学科都很弱,更何况非理工类的学科,这对人才培养、学校发展都很不利。正确处理单科与多科,化工与理工农医法的学科关系,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不能回避的问题。化工是工科中五个传统领域之一(其他四个是:土木、电气、机械、建筑),现代工科学科的扩展以及理科学科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化工学科的内涵,同时化工学科自身也在向前发展。对于一个大学来说,对于我们学校来讲,只强调化工,化工自身将无法发展;同样,如果只强调多科性,学校也就失去了特色优势,成了无源之水。
    
劣势和优势相互间是可以转化的,现在构成学校的主体学科以及理农医学科都从1950年代原化工系科衍生而来,我们学校文法、经济、管理、艺术基本是通过人才引进和从1980年代原社会科学系衍生而来。源自同一系科,适当的分工定向衍生,实现了学校的多科性发展目标;然而,需要我们在行政工作、学科建设、教学教育方面高度重视的是,共同的渊源及联系,使得我们在整合协调对外时可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在国际学术界,化学工业被公认为是以计量为特征的过程(流程)工业的典型代表(上下串联),其不同于以计件为特征的产品工业(单列并联),所以化工学科是典型、核心的过程工程学科。如,著名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就已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化工是过程工程的核心和代表,而过程工程比化工具有更为重要更为广泛的可衍生性和包容性。事实上,我校的学科发展也体现了这一转变:早期,单科型的化工发展(包括石化、制药学科,属于典型的过程工业);以后,和化工相关的多学科发展,出现了包含过程的学科名词(包括石化、制药、生工、环境、材料、机械、自控、数理化等学科),过程工业与工程的理念得以凸显。
    
随后,由于工科大学及我校重视操作、实践与技术的特点,在实现与过程相关的多学科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过程训练、教育、实践十分重视的办学特色,这一特色后来又逐渐融入人文、社会等学科发展中,如社会工作、语言、经济管理等。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在我校学科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开始显现。
    
前面重点谈我校过程工程学科发展的沿革,下面谈谈自己对过程思想教育内涵的认识,以便大家讨论评判。
    
强化过程,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传统与现实定位。化工是典型的过程工程学科,如今已形成多学科发展的华东理工大学,更渗透着强烈的过程思想。可以说,重视过程研究、重视过程思想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渗透,可能是我校学科教育、教学与研究的特色所在。
   
过程思想是在我校的学科建设与办学理念的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作为办学基本思路的确立,是我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选择。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布局,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首先在学科发展上从化工走向过程工程,并以此建立优势学科体系;我校根据过程工程的共性规律,将其中蕴含的过程思想拓展至商、文等门类的学科领域。这不是表层的转变,而是一个深层次的办学思路的拓展。过程思想的确立,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有未来的前瞻性。
    
从化学工业、化工学科到过程工业、过程工程,再到过程思想,这是我们学校学科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不仅在工科、理科的发展中体现这样特质,也体现在文科、商科,包括社会学、外语等学科的发展中;不仅在学科发展上体现这一特征,在思想发展、行为规范上也深深地体现了这一特质。
    
过程思想的主要内涵体现在:
   
1)在社会活动中,过程与目标同等重要。
   
2)人才素质在过程中养成,业界精英在实践中塑造。
   
3)重视确定目标后的过程,重视理论引导下的实践。
    
4)强调关于过程的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策略、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训练与教学。如:放大、制程、调控、集成、组装、优化、发展与评估、社会工作、金融物理、数模、语言等领域,使之都在过程理念的统摄之下,逐步发展起来。
   
5)就经济而言,化工是促进社会、工业、农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 就教育而言,过程是促进目标、理念、价值、兴趣实现的关键基础步骤。

6)过程思想凸显过程及其操作在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性,凸显人的体验及实践在人生定位中的重要性。
    
7)过程影响目标,操作校正理念,千里始于足下,细节决定成败。我校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创新型的产业、学科和社会精英的定位也特别强调了过程在其中的重要性。
    
8)对过程的重视,是对当代社会只重目标不问过程的极端功利主义、浮躁行为的校正。求真求是、培养新人是大学的理想,而勤奋求实是探索真理的必经的过程。
     
事物只有形成结构,才能发挥功能,功能变成功效,必须经历过程。否则再多的杂乱知识只是废物,掌握杂乱知识的学生只会变成知识的仓库。而合适的知识、素质结构需要在过程中塑造,需要在过程中形成功效。在整个教育教学与育人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更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实践的验证、学生的自我领悟和提升,使学生实现知识的个性结构化,以真正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个体及知识的功能。
   
因此,我个人建议,在学科发展与教育思想中突出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的指导作用及特色,要通过讨论修订,使之逐渐成为全校的共识。
    3、关于校训
    在学校主楼的大门进口,矗立着第一任校长张江树手书的牌匾——“勤奋求实;在校园的显要位置,铭刻着《大学》中体现中国大学精神的千年古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历史的积淀,正是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渊源与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在网络上人们常分别将勤奋求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我们的校训。在我校已经得到公认的勤奋求实的校训,它突出反映了对教育过程的重视和深刻认识,是我校关注现实、注重过程的体现,必须得到继承和发扬。然而在知识传授和创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更需要强化精神的传授与提升,以培养至善新人,所以我建议,在原有的校训勤奋求实后面,加上励志明德四个字。是否恰当,请大家讨论,以发扬光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古老的大学精神。
    
在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质量意识、治校方略等方面,以张江树、朱正华、陈敏恒、王行愚等为代表的历任校领导都有重要的思考和贡献。我校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早期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重视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质量意识、治校方略的传统,一届一届得以承传,一届一届地得以发扬光大。
    
长期以来,学校以育人为本,注重过程,不断强化本科教学质量意识。学校注重积累和总结办学经验,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办学理念和相应的办学指导思想。尽管学校的办学历程有过曲折,但注重过程这一理念却始终得以坚持,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
  
    
曙光已在前面,相信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突破暂时的、为期半年的困难时段,为未来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