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规划未来
——在七届教代会、十四届工代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钱旭红
(2010年
各位代表:
在这世博的季节,明媚的初夏之际,我代表学校行政向第七届教代会和第十四届工代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行政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我的报告分三部分,即2009年工作回顾、“十一五”工作回顾以及2010年工作展望。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历重重困难。然而,在短时间里,我国经济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恢复。同样,我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共克时艰,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211工程”与“985创新平台”建设成效进一步彰显,学校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创新力与竞争力、执行力与发展力均得到显著增强,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一)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2009年,继续推进国家教学团队建设、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大学生创新教育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新增国家教学团队1个、上海市教学团队2个,新增国家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教学名师2名;新增国家特色专业2个;新增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新增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4门,入选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3门、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3门,启动校精品课程16门、重点课程52门、双语课程3门。在教学改革中,以《物理化学》、《机械设计》、《数学模型》等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探索“少而精、博而通”、“手/脑结合”、“人文与理工紧密结合”等教学模式;编著出版53本“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启动61本“十二五”校级规划教材;申报获准5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和50项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123人次本科生参加全国地区以上各类实践大赛,学生署名发表论文80篇,获得专利18项。继续推进跨地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交流培养合作工作,2009年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签署了本科生合作培养协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8项。
200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2232人、博士研究生317人,研究生招生数较2008年增加16%,专业学位报名人数1055人,较2008年增加26%。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培养方案改革新思路,完成培养方案试点工作。强化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43项(人)参加国内外会议和国外访学,成功举办2个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3个项目获上海市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立项。启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7篇博士学位论文获立项资助。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实施博士生指导教师与硕士生指导教师招生上岗审核。
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办学规模进一步增长。网络学院发展良好,荣获“新浪2008中国教育盛典十大品牌网络教育学院”。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
2009年,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2人被分别受聘为教育部*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获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受聘为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继续实施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制度,新增校特聘教授3名、讲座教授5名。加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4人入选“曙光计划”,6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13位留学回国人员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2人入选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晨光计划”等项目,27人入选2009年度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计划。2009年共计新聘教职工168人,聘请了52位海内外专家担任我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晋升教授20人、副教授63人,76人获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博士后规模稳步扩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7个增加到9个。推行教师个人职业愿景发展规划,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上海市模范教师,4人获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11位教师获上海市育才奖,34名教师获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明显提高,09年教师中(含博士后)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5.0%,比2008年增长了5.2%。
(三)学科建设扎实推进。
进一步完善985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召开了“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实施方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专家论证会,启动了相关子平台详细论证和实施方案制定修改工作,下拨资金启动平台硬件购置工作,上海市政府已启动考虑我校985创新平台建设配套事宜。开展学校“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基本完成中央发改委08年1000万专项资金和08、09年财政部800万专项资金规划预算的使用。启动上海市重点学科经费下拨工作,首批建设资金670万元已经下拨到校。开展校“卓越计划”工作,下拨6个“卓越计划”一期项目建设资金,启动第二期13个“卓越计划”二期建设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645万元。成功申报法律硕士等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完成第十批增列的15个博士点(含一级学科)以及19个硕士点(含一级学科)的立项建设。
(四)科学研究成绩喜人。
2009年我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4.16亿元,立卡经费达29594万元。新签订科研项目合同921项,合同金额22662.81万元。2008年发表科技论文:SCIE 696篇、EI 595篇,被引用论文篇数767篇共2309次,部属高校排名第22。2009年共获各类奖项2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省部级奖20项,人物奖4项。3项国家973项目得到批准,获得滚动支持,5项课题获得“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资助。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项,资助总金额比去年增长38%,并获得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稳步向前推进,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经费到款达到798.80万元,较2008年(713.08万元)增长了12%;教育部项目有重大突破,立项19项,到款83.4万元,创历史新高。产学研合作项目“乙烯生产过程先进控制技术”入选教育部 “2008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五)奉贤校园运行和建设进展顺利。
奉贤校区教学稳定、学风良好、管理有序、运行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制订修改了《学生宿舍园区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依托“海湾艺苑”、“海湾大讲坛”、“海湾影院”、龙舟赛等品牌,奉贤校区校园文化活动得到蓬勃发展。校区的图文信息中心、体育馆、工程训练中心等基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图文信息中心已完成结构封顶和二次分隔等工程,进入空调、电梯安装和内外墙装饰阶段。积极推进奉贤校区土地权证事宜,通过努力与相关责任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书》,目前已拿到一期土地权证,二期812亩土地已进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的定性勘查审批阶段。完成徐汇校区教师公寓教育部项目建议书批复和市建委、规划局备案工作,同时启动项目的建设工作。
(六)后勤及安全保卫等工作平稳运行。
我校实现上海市文明单位“七连冠”。积极开展“双创”活动,重新修订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评估标准》,获得了2008-2009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努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学校校园治安秩序和消防安全良好。餐饮、班车等基本生活服务运行正常,完成了青年教师单身公寓公共厨房启用工作。初步完成后勤信息化平台建设并试运行。后勤员工的星级达标和考核评比活动全面展开。投入约1230万元资金完成对徐汇校区宿舍、教室、浴室等基础设施大范围修缮工作。
(七)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初步完成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并试运行。实现全校固定资产数据、各类经费在实验室与装备处的使用情况明细、仓库库存以及徐汇校区的实验室用房信息等在规定的授权范围内可通过校园网查询。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切块式二级分配”的预算管理模式。发挥审计在学校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促进财政资金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积极争取国家拨款,国拨资金较2008年增长 4.59 亿元。调整了校内部分二级单位的经济分配政策,进一步体现分配的公平合理,提高学校各项建设的效益。完善工作制度,组建华理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校产工作进一步规范。财务处、纪委、审计处等部门联合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总体情况良好。
(八)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
建立学校-学院-教授多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运作模式。注重与世界知名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与美国休斯敦大学开展的“3+1+X”等多个学生交流项目。依托国家公派项目,选派优秀师生出国研修,2009年共选派48名研究生出国学习,继续保持全国211院校领先地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1:1配套出国留学项目从10名增加到20名,公派出国进修教师11名、合作研究22名、博士后研究2名。邀请10名国外知名教授学者来校讲学。设立专项经费资助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09年共举办全面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中日韩农药科学2009研讨会等国际会议10余场。进一步拓展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层次,09年外国留学生人数达1200余人,其中学历留学生占总人数40%以上,超过全国学历教育留学生平均比例。进一步发挥中德工学院等对德合作的平台作用,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中德工学院顺利通过本科专业国际认证。
(九)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完善和改造校园信息化网络基础环境,调整和扩容了整个校园网的出口带宽。开发了面向全校的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环境设备监控系统以及网络设备管理平台,确保了网络和各应用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学校生态校园建设初见成效,完成对徐汇校区河道综合治理工作,基本消除河道黑臭现象;“校园绿化包干及认建认养”工作全面启动,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绿化先进单位”。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理念和措施,09年学校节约开支300多万元,被评为“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十)教师生活进一步改善。
2009年,学校继续实施并完善绩效薪酬制度,发放2500万元业绩津贴,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2009年学校增设卓越津贴1000万元,卓越津贴体现奖励性质,鼓励教职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显著贡献。依据学校住房货币补贴方案,完成2009年年底前已退休教职工一次性发放房贴。
2009年学校财务状况将单独向各位代表专题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这里不再赘述。
二、“十一五”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里,我们实施并完成了2005-2007的三年行动纲要,开始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启动了“985创新平台”建设,启动了新一轮的“三年行动纲要”。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事业发展、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大部分预期指标已经提前并且超额完成,但还有部分指标没有完成预定目标,以下是对我校“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回顾与总结。
(一)事业发展规划方面
截止到2009年,我校全日制本科生招生人数达4726人,研究生2549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25439人,较“十五”末增长33.8%,其中本科生18579人,增长28.37%,研究生6860人,增长51.1%。
“十一五”期间,我校已基本完成徐汇、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的校园整体建设规划和功能定位,并完成相应的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我校现有宿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会堂、食堂、行政用房等各类用房的建筑面积,包括目前在建工程和金山科技园建筑,已达89.2万平方米。按照目前规模,我校已基本达到国家92定额标准。但由于我校情况比较特殊,金山科技园目前不承担教学任务,金山科技园近1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很难有效用于学校常规教学、科研和住宿。这样看来,我校各方面用房的缺口还十分严重,希望全校师生能够克服困难,学校也会尽可能、尽快解决我校用房的实际困难。
(二)学科建设规划
学科建设方面,我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7个、培育学科1个(原计划8~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研究基地8个(原计划8~10个),省部级研究基地18个;国家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3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精品课程15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0门(原计划60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3项为联合申报);校优质课程比例达到41.9%;已完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0本(原计划50本)。许多指标已经超额完成,并取得可喜成绩。但在国家级项目的选拔和培育上还需要加大力度,实现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的重大突破。
我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9个(原计划6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原计划8~10个),能够培
科学研究方面,2008年我校科研总经费到款达3.4亿元,2009年为4.16亿元,较2008年增长22%。获得3项“973”项目,合同总金额达到8800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项,资助总金额2522万元,比2008年同期经费增长38.7%,并获得国家科学基金2项;全年共获得28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创历史最好成绩。2006-2009年,我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共计7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9项;人文社科类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类基金项目32项,省部级项目111项,省部级奖励13项。学校的年度专利申请数已达到300项,专利授权数达139项,已经提前并且超额完成预定指标,体现了我校在应用研究领域始终具有较强的实力。“十一五”期间,我校在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省部级以上获奖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完成预期指标,必须加以重视。
(三)师资队伍建设
截止到2009年,我校有专任教师1620人,其中教学科研一线教师1513人,具有博士学历的864人(占53.3%),硕士学历486人(占30.0%);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3人(19.9%),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35人(占39.2%);博士生导师253人(占15.6%),硕士生导师794人(占49.0%);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186人,占73.2%;具有出国留学经历的教师303人占18.7%。从目前情况看,我校专任教师的总量增幅不大。但从专任教师的组成结构来看,与“十五”末相比,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增加21.1%,具有正高级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总量增长6.9%,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的数量增加31.4%,具有出国留学经历的人员比例提高5%。
“十一五”期间,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整体完成情况较好,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逐渐脱颖而出,学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一五”期间,我们主要的行政工作经验是1)高度重视规划,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明确速度、近中远期规划相结合的策略,以面向近期的三年行动纲要、面向中期的“十一五”、面向长远未来的四个文件(事业、队伍、学科及校园规划)为载体引领、开展工作;2)把重视学校竞争力与重视学校师生员工的民生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学校竞争力得以增强的同时,我校教职员工的收入、津贴、福利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稳定了队伍、调动了积极性,这为实现学校发展的事业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3) 以强化优势、鲜明特色、带动一般的策略,通过在全校范围内的学科优势整合、优势外延、源头上溯,实现了博士点、重点学科等学科建设高地的点、线、面上的突破,为实现未来定位奠定了基础。4)采用近程治表、远程治本、中程表本兼治的策略,在内外环境压力大,限制条件多的情况下,将愿望与现实相结合,处理长期纠缠不清的诸多复杂的矛盾,如竞争力与民生、校区建设与定位、学科水平与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创收等,将矛盾控制在一定尺度范围内,既不激化、也不坐视、更不回避,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使这些问题均逐步得到了基本解决,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事业的发展。我们主要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是:1)由于发展速度的加快,引发相对速度和观念上的不平衡,因此如何强化校、处两级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合作精神、民主作风,切实提高我们的领导力与落实、强化我们的执行力,是今后一段时间实现²又好又快²发展的重要议题;2)面对学校发展所面对的诸多紧迫困难,及有限资源的有效调配,如何调动院级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优秀教授群体的作用,处理好行政权与学术权的相对独立与分离,是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切实的制度及运行机制保障。
三、2010年工作展望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三年行动纲要”执行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积极促进“十一五”规划及“三年行动纲要”的全面落实和完成,为顺利迈入“十二五”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始终需要保持忧患意识,重视创新思维与中长期规划,脚踏实地,将工作进一步分解,以便于实施推进。要始终牢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未来定位,用博大的胸襟和奉献高等教育事业的精神,在2010年的工作中,继续执行“一支队伍、三个体系”的指导方针,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
“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和向“十二五”规划的过渡,需要我们在明晰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定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抓好学校发展战略与规划这项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这是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已制定的规划与纲要当中没有如期落实到位的目标,需要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逐步推进落实。学校内涵建设和影响力提升战略、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特别是新校区建设规划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要进一步形成合力,集全校之智,提升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水平,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精神规划并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二)重点推进,进一步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近年来我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长期以来,我校师资队伍的水平与规模与我校的现有地位是有差距的。占总数约20%的优秀教师群体超负荷的贡献,支撑了学校今天的地位。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领军人才浓度还较低,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的学科分布不平衡,部分博士点学科既没有*甚至也没有校特聘教授;专任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员比例偏低,教师队伍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教师队伍中团队效应不够明显;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2010年,学校将重点推进在化学化工、生物与药学、材料等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以培育和引进重点学科的领军人才或战略科学家为重点,通过各种政策、资源的调整与优化配置,加大培养和推荐高端人才的力度,在院士遴选、*和国家杰出青年的推荐上做好工作,争取有所突破。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青年人成才规律,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和扶植优秀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加大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
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聘用管理工作,完善岗位评价体系,强化岗位激励机制。坚持分类管理、有效激励、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则,优化绩效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薪酬分配制度,使职工的劳动报酬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相联系,逐步实现校内分配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
目前,校内某些专业学科方向人员臃肿、有的人员设置重叠、有的人员严重缺乏,甚至连基本的教学都难以维持。因此,在今后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人员选留与录用中,将严格按照学校的学科分布及方向的发展规划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人才工作在导向性计划的指导下进行。
(三)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影响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开展“发现教育家”等活动,通过改变教风来引导学风的改变。倡导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对优秀教师予以关心、关怀与表彰,对不合格教师予以淘汰。严格执行学生的考试考场纪律及学籍等管理规定,用爱心与纪律引导同学端正学习态度。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通过专门课程的设置与课程调整,来培养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使学生实现知识的个性结构化,从而具有创造的秉性。要创造、构建新的校园氛围与文化,注重提炼科学精神,提升人文修养与人文精神,进而,通过培养“人”实现大学对社会及人类文化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和完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扩大国内外本科人才交流规模,突出人才培养规格与管理的国际化对接。
加强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争取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建设课程1-2门,国家精品教材1-2本,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与评估,有效激发研究生教育各方活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健全招生长效机制,确保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组建专精结合、相对稳定的本科生招生宣传队伍,加强招生宣传工作;巩固、扩大优秀本科生生源基地,加快建立校际优秀生源互换联盟和研究生优秀生源基地,不断优化研究生生源结构。
在5月闭幕的主题为“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外校长论坛上,有四个分议题“大学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高水平大学的教学模式创新”、“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与评价”和“可持续大学校园建设——绿色大学建设”。我觉得这四个分议题同样也是我校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的。与目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相比,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资源和机制等方面的制约性因素,两校区办学条件下教育、教学质量面临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学风和教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激发;部分课程设置结构和知识体系不尽合理,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和育人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等。如何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如果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如何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与评价,再上升到绿色大学的建设,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建言献策,通过完善各种培养、评价机制提高人才质量。
(四)加强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创造一流科研成果
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指导与计划,拓宽项目申报渠道,确保项目经费持续增长,力争科技活动经费继续增长,年度科研到款经费达到3.5亿以上;力争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6项。
管理部门需加强介入,通过合理优化资金及经费的杠杆作用,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大平台的建设,通过学科交叉和强强联合继续扩大国家级科研平台的数量和规模,提高现有国家级基地的学术水平;加强校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和高水平团队。切实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力推进省(部)共建、校地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力争在签约单位数、吸纳合作共建经费数等方面有新突破。扎实推进“211”、“985创新平台”建设,做好过程跟踪与评估,用好经费,瞄准国家和国际水平的建设目标不能降低。进一步提升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规划、用好国家的年度基本科研费,使之能为学校孕育出未来的、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优势学科方向。
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还存在学科结构和学位授权布局不尽合理的情况,学科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够;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在新一轮的博士点建设中,完善学校各优势及特色学科的建设,争取学校绝大多数专业、学科都有
(五)进一步增强管理效能,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协调核查机制,在校级领导层面、处级领导层面、各学院层面,进一步提高或者强化大局观念、合作精神、民主作风、科学态度、责任意识。在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效能方面,提高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水平,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科学预测、统筹协调和行政执行的能力;优化资源调配方式、机制和手段,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增强学校成本意识、调整经济分配政策,使多校区运行与管理更协调、更高效。
营造团结共进、平等互助、交流沟通、信任理解、融洽相处的氛围,为教职员工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与环境,使大家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既有安全感也有危机感,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真正做到齐心协力共谋学校的发展。
回顾过去,历史已经写就,我们深受鼓舞;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激情满怀。过去的五年,我们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将来的道路,荆棘与鲜花共存,机遇与挑战并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一年,让我们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共同谱写华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