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校长在实现学校未来定位及制定年度计划任务动员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8-10-06浏览次数:1655

突出优势 强化特色 带动一般

------在实现学校未来定位及制定年度计划任务的动员会上讲话

 

钱旭红

(2008年926日)

各位学院、部门负责人,各位老师:

2004年底,学校启动了 “年年变样,三年富强”行动纲要的制订工作,经过20052007间三年的努力,纲要制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学校实现了在外延规模扩展与内部整合提升的双跨越。由此可见,做好规划制定并认真加以落实对推动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必须继续坚持,以便把学校的工作做得更好。

近期,学校决定成立发展规划处,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筹备工作。与此同时,我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985创新平台)、“211工程”三期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及上海市重点学科等项目得以批准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日常运转费项目、教育部创新引智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开始实施,校内卓越计划建设项目也已启动。这些项目的资金,除少部分是学校投入外,大部分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与上海市等相关政府部门。政府在投入这些资金时有明确的要求,即要求今后我校在教学、科研等若干方面的项目上能够代表国家水平、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由于这些项目的建设大部分集中在今后三年,可以说,长期以来制约我校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发展的经费瓶颈有所突破,我校迎来了跨越发展的大好时机。

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培养创新人才”这一学校的中心工作,发挥巨额资金的效益,保证建设的质量,在此时,非常有必要为实现并围绕学校的未来定位,制定相关的具体行动细节,以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个方面,虽然在三年行动纲要实施过程中,推出了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根据个人贡献度进行定量考核的评价体系,然而对全校及相关单位还从未下达过年度定量计划指标,过去主要是通过制定定性的主要工作任务来指导工作。目前学校已初步摆脱了以前发展上相对被动的局面,可以较为从容地面向未来,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机。今年年底将下达各学院、部处的2009年度各项定量任务指标。

下面我就将有关学校建设及定量任务指标制定中需要注意的方面,与大家交流一下,以便大家能够充分考虑,做好准备。

一、围绕学校未来定位,确定各单位未来定位及工作内容。

我校第九届党代会确定了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学校未来定位,所谓“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指我们学校部分学科要达到“高水平的研究型”,还有部分可能是“一般水平的研究型”或少量的“教学研究型”。今年我在教师节的主题发言中,还特别解释了学校的定位,以及目前我们与定位之间存在哪些差距。因此希望各级单位围绕学校的定位,在教学评估期间所制定的定位基础上再加以斟酌,最终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未来定位。

定位确定后就要有相应的工作内容。工作内容要对内、对外两手抓,即:对内,要推进我校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跨越式发展,追求卓越。如果我们不能够在“十一五”期间(目前也只剩下三年的时间)开拓进取,创造历史,那我们就有可能永远失去机遇;对外,要通过服务社会、贡献成果与人才、引领文化的进步,推动学校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即以“影响力与内涵”为核心,实现“处处创卓越,年年有提升”。这就是对各个单位定位确定后各项相应工作的要求。

二、围绕“一支队伍、三个体系”,制定今后三年的行动纲要,拿出具体举措及标志性指标。

如果没有今后三年宏观上的具体举措,那么每年年度计划指标就无从确定;如果没有集中的标志性指标体现,那么各项工作就是散乱无章。各单位要以改革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围绕“一支队伍、三个体系”,制定今后三年的行动纲要。纲要包括定量的重大行动任务、标志性指标及具体措施。之所以要以“改革的思路”,是因为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需要在这段时间回顾、反思我校这三十年的工作,今后还需要作哪些工作;“开放的视野”是指要有对国内、国际开放的视野;“一支队伍、三个体系”是指“塑造大师云集,英杰辈出的人才队伍;建立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体系;潜心树魂,构建研究型、人性化本科教育体系;以人为本,建立富民强校的管理服务体系”。

三、依据三年行动纲要,明确2009年度核心任务和定量指标。

各单位要根据各自三年行动纲要,进行充分讨论,明确2009年度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人、事、物重大任务指标,报学校发展规划处汇总;在征得各分管校领导意见后,经校长办公会讨论、修改于今年底下达执行,作为未来考核各单位工作的重要指针。定量指标中需旗帜鲜明地确定与学校定位及三年行动纲要具体举措及标志性指标相符合的具体年度发展指标;同时,要关注目前尚无优势、但有特色,能代表学校未来发展的人、事、物。在制定具体年度发展指标时既要力戒全面开花、不切实际,也要力戒空泛虚无,僵化保守。

四、在制定三年行动纲要和2009年核心任务时,要把握建设及经费使用中的诸多关键,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在制定各自三年行动纲要和2009年核心任务,明确标志性定量指标过程中,要把握建设及经费使用中的诸多关键,要积极协调重点与一般、目前与未来等各种关系,做到:

1)确定突出优势学科、强化学科特色、带动一般学科的建设策略。建设重点是创新能力,不能简单视为建设课题式科研项目,而应看成是人才队伍、仪器装备平台及软环境的集成建设。突出优势学科就是要突出代表国家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学科点和带头人;有一些学科可能谈不上优势学科,但是特色学科,我们要使之强化;还有部分学科在优势、特色方面均不明显,但是我校一直长期办学所需并必不可少的,要通过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的相关措施带动这些学科,促进其与优势、特色学科的结合及发展。

2)行政权力尊重学术权力,在项目建设中采取学术带头人集体的科学民主决策,经费由学校集中管理,聚焦代表国家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分步骤、多方面(人、物、成果)进行建设。在这其中就必须发挥“学术带头人集体的科学民主决策”,以防止建设方面的个人失误。“经费由学校集中管理”是希望这些经费的投入能够带动学校几个方面或者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而不是仅仅解决个别科研、教学点的一般课题级问题。至少希望在某些综合集成的高水平的研究装置平台方面要有所突破,达到国内领先、亚洲领先、世界知名。

3)突破制约科研水平提高的瓶颈,带动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带动工程专业论证和创新实践教学。以前的重点学科建设,往往只强调是研究生建设或是科研项目建设,现在的建设特别要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研究与人才队伍的结合,建立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体系。。希望各个单位认真研讨,哪些是制约我校科研水平提高的瓶颈,找到瓶颈后在设计突破方案过程中,还要考虑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是否能够带动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是否有一定的辐射面。

4)建立集中、开放、共享、信息化管理的若干高水平的校院级科研教学平台。在这方面我们要做到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延长开放时间,争取24小时运转开放。

5)校院两级统筹规划,防止建设经费低效益的重复投入,并根据全校布局适时进行建设内容的调整。要关注目前尚无优势、但有潜力,能代表学校未来发展的学科及科研教学点。

6)调整经费及政策,吸引与培养若干个能代表国家和学校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7)在聘任及考核中,防止津贴的福利化及岗位的固定化,激励稳定各级带头人与骨干。

8)在全校的人事编制使用中,要考核编制的定量贡献度,以促使人员的内部流动、调整与奖惩。今后,要对每个单位编制使用情况,特别是科研、教学、辅助、行政使用编制进行定量考核;对人员编制要算经济账,将编制数与岗位津贴、业绩点津贴等进行对照。

9)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创新改革的思路,做好管理服务,用实时在线的信息化技术,带动效率的提高。在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创建良好的管理服务模式,这些模式必须能够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相配套、相衔接、相支撑。我们现在的管理服务还是依靠人的管理,希望今后通过使用更多的信息化技术把好的校内管理模式固定下来,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促使单位与个人做好管理工作。

以上各项定位、举措与指标的制定,学校会专门下达通知布置相关工作,但希望各单位现在就开始思考,着手准备。希望大家仔细研究、集思广益、充分酝酿,制定好各项定位、举措、指标,抓住“十一五”仅有的这三年时间,真正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