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校长在200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7-09-11浏览次数:1731

 
提升内涵,以人为本,强化竞争力,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在200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钱旭红
(2007年9月7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

    在秋高气爽的9月,建校55周年的前夕,我们迎来了第23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及全体同学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

    自去年教师节以勤奋求实、励志明德为题,开展教育思想讨论,至今已是整整一年。这一年来,我校师生员工顾大局,识大体,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克服资源紧张、资金缺乏、任务繁重且集中、时间紧迫等困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与首创精神,使得学校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园建设,后勤服务及民生改善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校区基本建设及校园整治取得重要进展,校区调整与定位得以顺利实施。这些显著进步的取得,说明我们华东理工大学的师生员工以其行动与实践铸造了我们的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园精神,我们华东理工大学的师生员工蕴藏着强大的创造力,并能爆发出改变面貌的强大能量。这使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在十一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中取得更大胜利。但我也深知,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它们凝聚着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汗水,更有不少的干部与教授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职员工表达感谢、感激之情和并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学校《三年行动纲要》实施的结束之年,也是我校建校55周年,更是我校启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始年。如果说三年行动纲要主要目的是为我们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我们就要在今后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求得跨越式的发展。

    因此,今天就两个话题谈点想法。一是三年行动纲要及执行情况;二是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实施的重点。

 

    一、 为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的三年行动纲要

    三年行动纲要出台的背景在于,当时全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与我校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形成鲜明对比,全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基本结束,内涵发展已成为大学及社会关心的主要议题。而我校则面临校园拥挤,办公室、教室、实验室、食堂及生活设施严重紧张的局面。同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任务繁重,教育评估迫在眉睫。即,我校面临着规模扩张及质量提升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在学校的综合竞争力需要增强的同时,我校教职员工的收入水平不高,福利分房被停数年,房贴无力发放及师生员工生活环境亟待改善等矛盾难以回避。即竞争力与民生问题又成为学校必须面对的双重难点。许多重点大学发展速度加快,国家投入巨资建设,而我校杯水车薪,校园内士气不振。

   在此之际,学校为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鼓舞士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富强,为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的工作设想,要求可预计的各项指标应实现年均30%的增长或改进。三年行动纲要,着重在规模扩展与初步的内涵提升方面,在竞争力提升与民生的初步改善方面开展工作,为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其完成的时间节点正好与55年校庆,教育评估及实质性启动十一五建设相衔接。通过上下发动,群策群力,形成了纲要,于2005年伊始开始实施。尽管在紧迫的时间内所制定的计划有许多不周之处,但它确为今后的规划计划争取了时间,引领了学校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尽管详细回顾三年的进展,应该在明年年初,但目前回顾对推动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有许多帮助。

    这三年中,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方面,二级学科博士点由16个增加到44个,覆盖了理工医农法五大学科门类;二级学科硕士点增加到121个,覆盖11个学科门类;国家重点学科由3个增加到7个(包括新增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所涵盖的5个二级学科,以及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个二级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由4个增加到10个。学校的学科布局及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建了富有特色的药学院、法学院,对学院的学科定位进行了调整。理科明显加强,新增医学农学类博士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现了人文社会领域博士点的突破,现有两个文科博士点,一个文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及多个文科硕士点。文科的研究经费,论文及社会影响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部市的重大重点文科项目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学校现有理工类国家级基地8个,教育部和上海市基地10个,今后还将有新的国家和省部基地获建设批准。国家大学科技园获准成立,科技转化与成果孵化基地逐步迁出校外并集中,开始显示规模效应。产学研已成为学校在校外最具有竞争性、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标志性领域。

    在教育教学方面,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得到大大加强,课程教学方法及内容有了明显更新,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三级课程平台得以有效构建,国家精品课程由2门增加到6门,上海市精品课程由12门增加到47门,47本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课外教育及社团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体教结合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各类国际国内比赛中,如数模、英语、乒乓球等捷报频传;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充分肯定,学校的学校办学定位,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及标识等得到了明晰与提升;教风学风有了进步,学生思想工作特色鲜明,受到广泛关注;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继续教育进一步规范,网络教育在质量效益方面为学校创造了声誉。本科教育评估顺利通过并获得高度评价,全校师生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在强化培养质量的同时,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和导师队伍得到快速增长,目前在读的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近6000人,专兼职博导250余人、硕导800余人,从而为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这三年中,通过别具一格的选拔,重点培养和绿色通道引进和大师级人员的兼聘,使队伍建设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竞争力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已明显扩大,层次有了显著提高,在主要发达国家拥有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型的国外姊妹或协议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及师资的交流互换得到了有力的开展;将国际交流的领域延伸至学校的党政管理干部;举办一批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将中德工学院作为全校对德语区交流的平台,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

    校园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实验室及技术平台的服务与管理有力地支撑了学校发展,基本条件得以改善;生活后勤服务的面貌以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通过业绩津贴,岗位津贴,房贴的发放及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的逐步提高,有效地改善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民生。

    校区规模的扩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改善严重短缺的物质与空间资源,二是可以优化、调整原有的校区格局,三是招生规模的适度扩大可带动师资规模的扩大,从而为通过师资队伍的增量来调节、优化存量创造了宽松的外部条件。这三年中,前后在许多领导,干部及职工的努力与奋斗下,克服许许多多困难,在徐汇校区进行了建校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与整治。金山校区焕然一新,奉贤校区的一期建设基本完成。校区整合得以顺利推动并圆满完成。数年来,校区间的条块分割,人才培养模式与要求的差异得以消除。随后启动的校区调整,初步实现了三校区的重新定位与特色化发展。徐汇校区以研究为中心,定位为精品、研究型校园,主要容纳三、四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奉贤校区以教育为中心,定位为生态、数字、健康的校园,主要容纳一、二年级本科生;金山以社会服务为中心,容纳我校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包括中试基地及军工基地等。

    二、 指导今后跨越式发展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在完成规模扩展与初步的内涵提升工作以后,我们需要冷静地看到,由于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在大家都关心内涵发展,而我校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应的内外条件时,必须不失时机地推动跨越式发展。如果丧失了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时机,我校再也难有振兴与辉煌的良机。因此,我们在去年底到今年初,经过全校的讨论,推出了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校园发展规划、人才队伍规划、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大学章程,并特别注重其相互间的刚性制约与联系。

    谈良机,无法回避学校的经济问题。尽管没有国家的大量投入,由于我校长期艰苦奋斗的传统和较强的自我造血能力,正像某些媒体透露的官方消息那样,我校的经济情况在全国是好的,计算上奉贤校区的建设贷款,学校的风险基本处于可控状态。比如,我校的业绩津贴是从日常工作中挤出来的,近年来,我们在预算中一直坚持日常行政经费增长,工作内容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行政效率提高了,合理的津贴投向又大大提高了教师员工的积极性。当然,我们相信不会哭的孩子也应有奶喝,国家在解决大学借贷负担时会充分坚持并考虑这一点。此外,为因应将来的万一的财政困难,金山校区的定位变化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我们的机遇有哪些?一是空间与资源紧张状况基本解决;二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的竞争力与特色在过去的几年中得到了较好的展现;三是校内师生员工人心齐,士气高,55年办学的良好积淀孕育了巨大的能量;四是上海的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在重视内涵发展方面有许多新举措,新的资金投入方向;五是,我校7个新的上海市重点学科,从9月开始,将获得上海的投入进行建设。国家的211三期建设经费有较大的增长,增加近一倍,可能在年底前启动,再考虑到上海的配套,我校的7个国家重点学科将可能获得较多的投入;在年底前,我校有望进入985平台建设,此同样会得到上海的经费配套。因此可以说,长期困扰我校的、近年来也一直没有解决的学科建设经费缺乏的问题,有望获得明显的缓解。

    走内涵建设之路,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的质量和水平。那么,什么是内涵之内涵?那就是管理、质量和效益!就管理而言,我们不是没有规章与程序,尽管其仍然需要完善,而核心问题是我们需要改善、提升我们的校园文化,重视文化建设,形成以法治校、民主治学的氛围。就质量而言,我们一直关注的质量与品质,而核心问题是我们更要关心,关心人的事业心,责任心与创造力,重视人才培养,因为人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就效益而言,多校区办学需要整合提高效益,而学科建设同样要通过整合提高效益,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由建校之初的单学科学院发展成的多学科研究型大学而言,学科及人员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整合可能变劣势为优势,发挥更大的效益。

    提升管理、质量、效益的关键,分别是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和整合。而其中队伍是关键之关键!

    前期的外延扩张主要是做,现在的内涵发展要以为主,在空间、资源及经费等内外条件改善后,队伍必将成为我校跨越发展的主旋律。

    今后的所有工作,必须要遵循我校的十一五”“四大规划。其中,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事业发展规划及校园发展规划是不可逾越的边界条件与导向指标,人才队伍规划的落实则是核心与重点。

    在队伍建设中,要坚持从事到人,化挑战为机遇。今年下半年的岗位设置就是重要的切入口。我校的历史表明,像我校这样依托单一学科发展起来的多科性大学,如果不注重学科的生态分布,不注重其相互支撑与相互联系,不注重学科体系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优势学科的衰败、特色学科的消失就不可避免。因为,学科的变革转型及人才的新老交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而学科的生态分布,如果没有人才的生态分布所支持,也就成为没有根基的浮萍。因此,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要通过下半年的岗位设置做到人才队伍的分布与学科分布相吻合,实现扶需,扶特,扶优。根据人才队伍分布与学科分布,培养与引进并举, 并创造特殊的人才引进措施,如人才的流入与孵化机制。建立与211建设与985平台建设相配套的创新团队建设机制。

    在我校干部队伍建设中,要提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所谓领导能力,就是对长远发展趋势的预测、局面的宏观判断、全面驾驭等能力,抓具体的然而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细节的能力。所谓的执行能力,包括分类指导能力、具体操作的介入、工作的分解落实等能力。除此以外,特别希望广大干部们,尤其是领导们,能兼听则明,尊重程序,善抓时间节点。要像抓人才队伍的分布与学科分布相吻合一样,要关心干部队伍的分布与社会需求分布的吻合,为校内及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在学生教育中也要以人为本,要注意固定教材与创造性教育间的突出矛盾;要通过专门课程的设置与课程调整,来培养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做到少而精,博而通;使学生实现知识的个性结构化,从而具有创造的秉性。要创造,构建新的校园氛围与文化,注重提炼科学精神,提升人文修养与人文精神,进而,通过培养实现大学对社会及人类文化的引领作用。

    此外,师生员工、管理干部要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往交流能力,以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每个学院都要支持国际交流学院的工作,每个学院都应拥有进行师生国际交流的国外伙伴学院。

    在重点学科及211985平台建设中要预先做好相关学科整合规划,并与人才队伍的调整相结合,通过学科的优化调整、整合、转型,集中建设,外延拉动,铸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代表学校形象的高峰学科。科研中,要注意针对国家专项等重大项目做好组织、协调,抓好重点科研基地的运行指导,特别要在扶持、培育新的前沿性、非共识性科研生长点及新的交叉点上下工夫。

    三年行动纲要中,学校明确,要完成富强目标,提高竞争力与改善民生,我们需要一支队伍、三个体系,即:塑造大师云集,英杰辈出的人才队伍;建立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体系;潜心树魂,构建研究型、人性化本科教育体系;以人为本,建立富民强校的管理服务体系。

    在管理服务体系方面,各部门都要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服务。如技术与生活后勤要创造环境优美、鲜花盛开、服务高效、厚重质朴、设施先进的校园,支撑研究型大学;要与海湾旅游度假区的外围环境相适应,建设生态、数字、健康的奉贤校区,通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创造氛围服务于师生员工,吸引名师来此逗留,从而,塑造好的人文环境,使在新校区学生的成长得到全面的关爱。

    我们仍然有极其繁重的基本建设任务,如奉贤的一期第二阶段建设,徐汇校区东沿10万平方米高科技孵化楼群的建设,徐汇校区教职工公寓的建设等。在财政上我们还要最大程度地盘活资产,增收节支,用增量支持优秀队伍的建设。

    各位老师,同志们,今年是55年校庆,为发扬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传统,远离社会上某些浮夸的风气,保留与坚持大学独特的文化,节约资金服务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今年的55年校庆,将不举办高朋满座,嘉宾云集的宏大庆典。而代之以温馨、高品味的各类社会与学术持续活动,如老校友看新校区、新校友慰问学弟学妹、全球校友会换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题词与相关雕塑的揭幕、师生龙舟比赛、多个国际国内人文与科技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会议等,并启用庆典校标,用我们独特的方式庆祝学校55年的生日。

    今后,我们要提升内涵,以人为本,强化竞争力,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几年前,我曾经说过,艰难的时事不会长久,苦难的人终将出头,今天,为几年来师生员工对学校的热爱与奉献所感动,我要说:勤奋求实的征程必定长久,励志明德的辉煌就在前头!

    最后,再次祝全校教职员工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