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校长在六届二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07-01-16      访问次数: 856
 
团结进取,扎实工作,为落实三年行动纲要而努力奋斗
 
——在校六届二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钱旭红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年是实施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贯彻落实三年行动纲要的关键年。同时,十五”“211工程建设的教育部验收评估与十一五”“211工程规划申报都将在本月进行并完成。同时,奉贤校区建设与本科教育评估迎评促建工作也进入了最为重要、紧张的阶段。在这任务繁重、春夏交替的季节里,我们召开六届二次教代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代表学校行政,向教代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5年主要工作的回顾
……
(略)
   
在过去的2005年,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态势,为实现学校新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校领导班子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与许多兄弟学校相比,特别是与一批领先或后起的高校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某些方面的距离正在拉大。要想实现学校三年行动纲要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我们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面临了相当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1
.高层次人才浓度还较低,骨干教师与学术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需要进一步改变工作方式、加大力度。各类编制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做到优化配置,影响着学校、学科进一步发展和新设学位点的建设。
    2
.教风和学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校区、机构、人员理顺与调整任务繁重,争取获得本科教学优秀评价的任务非常艰巨。奉贤校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
    3
.筹资渠道较窄,建设资金紧缺,制约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和教职工收入的提高。学校各类用房、仪器设备紧张与配置不合理现象并存、利用效率不高。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基地的集中程度较低。
    4
.管理和教辅人员冗员现象严重,机关和后勤保障系统主动服务意识、对外竞争能力不强,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学校科研及教学核心竞争力服务、为教授和学生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
   
面对成绩和困难并存,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需同时并举的局面,我们只有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并抓住时机、寻找支点与合力、调整对策、顺势而上,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努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才能实现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二、关于2006年学校工作任务
    2006
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集约、高效的人、财、物运行机制,继续推进“211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学科竞争力,落实三年行动纲要,为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特色,以教书育人为中心,校区建设为重点,决战2006,实现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的双跨越。要把全校教职员工及各部门按照一线工作战斗队、服务支持队、协调督办队、监察督查队进行分类指导管理运行,以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
   
为此,学校将致力于确保五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迎评促建,全面提高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学校将进一步确立本科教育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在适当规模扩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以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健全和完善按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评价指标建设的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提升教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水平。要统筹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协力支撑本科教学,集中力量建设好四个基础教学实验中心。2006年新增业绩津贴的大部分将继续投向本科教学,继续大规模向本科教学实验实践投入建设经费。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以优良教风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组织动员全体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教学评优工作中去,确保在硬件和软件上为迎接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作好充分的准备。
   
与此同时,为迎接评估,要尽快理顺各校区的行政、学科关系;面对今后近一年紧张的物质与场地资源,以及不断投入的新场地与设施,要高质量保证新生入学、进行有效的人员管理、完成校区间人员迁移。奉贤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要创新,要建成家庭式、自治式、身心式和书院式的学生管理模式,实现厚基础的教育,从而使之与后继(高年级学生)在历史悠久的徐汇校区所具有的专业和研究性学习环境相衔接与匹配。
    (
) 强化统筹,进一步推进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
    1
、学校将高质量地完成十五”“211工程二期建设验收,启动十一五”“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以引领性项目促进共用先进的仪器装备平台建设,进而汇聚人才队伍。
    2
、实现前沿重点突破,连动提升相关领域,积极筹备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
    3
、完成学科调整,同时加强学位点建设,启动新增博士点的各项建设工作,规划下一批博士点建设任务以及评估已有硕士点的教育质量。
    4
、要从改变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着手,加大对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基地以及省部级重点基地的建设力度,学科、用房的集中度,使之实现并成为行政相对独立、依托主要学院、学术联系跨越数个学院的共用研究平台,具有真正的人财物统筹权,成为学校形象的代表。
    5
、积极推进教育部过程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环保总局危险化学物质风险评价与控制中心的建设;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内涵建设;全面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华谊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的合作,推动设计院与研究所的携手合作,提升学校承担企业科技开发任务的整体集成能力,大幅度提高横向科技经费。
   
(三)抓好校区规划,按时完成奉贤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
学校将努力控制投资成本,抓好质量监控,确保奉贤校区一期建设项目按时完成;要认真做好调研,制订完成奉贤校区运行方案并投入实施,使之逐步成为充满人气的设施优良的本科基础教学园区、体育教学与研究园区、学术讨论与课余休闲园区。
   
同时积极规划和加快徐汇校区周边开发,为学校发展筹措资金;通过景观开发和绿化建设改造校园环境,进一步提升徐汇校区作为精品校园的品质;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实现徐汇校区、金山校区和奉贤校区校园网的贯通。
   
(四)优化人事管理,建设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
学校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真正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将其列为学院及学院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
    1
、学校的职能部门要对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辅助人员采取分类指导的工作方式,将日常人事管理与完成学校重大任务的人事调整相对区分,要根据学科发展具体针对性需求,有目的地对外猎头,对内选拔培养。
    2
、以一门式服务的形式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要通过选拔、培养、引进等措施,进一步充实提高教师队伍,重点物色和遴选*、校特聘教授、海外优秀留学回国人才、各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拟公布一定数量的岗位,特别是新增博士点学科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
    3
、着力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用人效率,特别要加强优化对教学辅助系列和行政编制的管理,核定工作量,严格考核;对超编人员实行分流,分流人员进入创新团队担任文秘与行政事务辅助工作,以提高编制使用效率,减轻教学科研一线骨干的事务性工作压力;同时,研究实施固定、流动和临时编制的使用制度,鼓励研究生兼职承担一定的流动编制工作。
    4
、继续完善和优化分配制度,特别是业绩津贴发放办法,以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5
、要顺应国家的要求与引导,创造性的抓好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拓展其能力,提高其水平。要求政治指导员,一要做管理,二要做教学,三要参与人文科学方面研究,还要训练他们的领袖素质,为实现高水平的校园内学生管理与输送校外欢迎的青年干部进行积极探索。
  
(五)优化机制,建立高效的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1
、培养选拔使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调整管理方式、方法及政策规定,通过提升管理理念与狠抓牵涉面广的关键工作细节,进一步使学校管理工作由粗放、被动、散漫、自我中心状态向精密、主动、高效、服务的方向转变与发展。
    2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财经工作,探索建立效益型财务管理机制。以基本建立和实施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为基础,严格财务预算制度,扩大预算范围;以财务信息管理为重点,加强财经信息的搜集、效益分析和财经信息服务,发挥其对学校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开源节流,进一步提高学校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要通过先进的信息化、调节性的经济手段和强硬的行政措施,节约能源堵塞漏洞,实现校内各类资源(如实验室、办公室、教室、会议室、全校仪器设备开放共用网)的优化配置,发挥各类资源的最大效能,使之在明年教学评估前,全校能展现一个新的面貌。
    3
、要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严格岗位制度,实施有相对定量标志(如星级评价)的奖勤罚懒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机关工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严格管理程序,规范服务行为。
    4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校区周边开发、扶持新的经济生长点,增加收入,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同志们!新的一年预示着新的希望,良好的开始预示着成功的一半。我们相信,在全校教职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按时高质地完成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圆满地作好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各项准备,提前实现三年行动纲要的目标,使华东理工大学向着跨越性发展的目标迈出更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