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善东副校长在教学质量评估月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8-05-04浏览次数:1830

 

华东理工大学“教学质量评估月”工作部署

(涂善东副校长)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在完成规模建设,转向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2005-2007年,学校在本科教学年工作水平评估“二十字”方针的指引下,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奋力拼搏,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了我们的目标,为学校进一步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当我们扬帆起航,驶向更远目标之际,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又及时吹响了进军号角,鼓舞着我们再接再厉努力开创本科教育新局面。

 

一、构划实施方案,高起点推进教育质量工程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学校发展需求,突出改革创新,全面规划设计,以高起点的科学规划,保证质量工程的高成效实施。

在改革创新方面,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我校改革发展实际,建设“创新教育基地”推动两校区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开展基于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创新教育,努力扩大学生受益面,提高创新成果的显示度。以过程思想的研究为先导,以全面工程教育的探索为载体,率先借鉴国外工程教育学系的优秀经验,利用工科教育的强大优势,整合全校工程教育与研究资源,成立工程教育学系(筹),建立我校在工程教育领域“保持一流、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长效机制。当前,社会和科技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为了应对这种战略性变化,将实施跨地域研究型特色大学合作计划,以资源整合实现利益共增,以服务国家和社会赢得发展机遇,拓展发展空间,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发展趋势,围绕研究型特色大学的教育价值观、发展模式、办学特色、质量标准等达成共识,形成发展合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年,实现优势资源和核心能力的互动、合作,实现优势能力的高度集成,在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和专业领域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在建设定位方面,将质量工程作为学校前期各项教改工程在“十一五”的延续,作为教育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学校的延伸。实施教育质量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本,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加强质量内涵、建设教育强校的重要载体。

在建设内涵方面,教育质量工程主要涵盖创新人才培养及其加强培养模式创新、加强专业结构优化、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数据库建设、推进教学管理创新、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等部分。

在建设目标方面,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力求实现七方面建设目标,即形成一批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学校特点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建设成果;形成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现代课程体系、科学培养模式和规范质量保障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网络平台;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管理骨干队伍;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形成人才培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机制。

二、落实创新举措,高质量推进教育质量工程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创新举措,才能有效推进工作。在全面把握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我校通过“四个注重”,全面推动教育质量内涵建设迈上新台阶。

1.注重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质量。以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为引导,根据各类项目申报指南要求,切实作好各项建设工作。申报作为契机,建设抓住时机,各类项目均应有前期立项建设,中期阶段检查,后期项目验收,重在建设质量。

2.注重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实效。各类项目均应有明确建设目标,注意将各类指标细化、量化,以便在具体建设中进度清晰,职责分明。要深入研究哪些内容对提升学校实力、扩大学校影响力有实际效果,看准机会,紧抓不放,重在建设实效。

3.注重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推广。在深化教学改革中,一方面要注重优秀教学成果的培养与创造,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优秀成果的推广和形成机制。青年教师风采杯,中年教师风范杯,课件大赛创意杯,赛后以教学研究论文的形式,固化成果,更便于交流、推广。本届教学年成果奖评选后,也要注重示范推广。

4.注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计划。通过计划的实施,旨在引导大学生通过自主创新实训实验,鼓励学生在探索、研究、创新实践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提高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三、创新体制机制,高水平推进教育质量工程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服务措施。我们要充分拓展教育的发展势能,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1.推进高校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高校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旨在突破校际壁垒,集成整合综合优势,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推进教育管理创新。通过优质课程实现共享,实现教师互聘、学分互认、图书通借,使学生接受多所高校育人氛围熏陶,提升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

2.推进产学结合学研互动建设。将产学研的结合与互动作为促进学科建设的重大战略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要实现校企融合、资源集成、工学交替、互利共赢。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纽带,创建特色专业的亮点,形成专业教育发展的品牌,促进专业教育集成、集约、集优发展的新优势。

3.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全校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国家品牌特色专业、国家与市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多媒体课件、优秀教学成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优质资源均上网开放共享,为教师教学科研、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充足优质教学资源。同时,扩大国家与省重点实验室对学生开放面,国家和上海的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开放共享。加强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拓展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

4.推进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抽检与评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考察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切实加强高校的实习实训,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要认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检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评优工作,以提高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质量,增强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潜力与高质量就业的竞争力。

四、提升发展平台,高层面推进教育质量工程建设

推进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相应基础平台建设是重要支撑。随着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中心地位更加凸显。要在教育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就要想方设法搭建好事业发展平台。我们要通过“三个提升”,开拓进取,打破常规,提升内涵。形成优势。

1.提升优质资源建设平台。一是启动2008年质量工程各类项目申报工作。申报过程中,坚持择优遴选,注重示范作用;坚持服务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坚持公平公开,体现科学管理。二是强化实践环节,突出示范辐射,高强度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争取有更多实验中心进入市、国家示范中心。三是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建设水平。四是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手段,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五是启动申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优秀教学团队。

2.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一是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大赛,举办大学生力学、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广告艺术、机械设计、过程装备设计大赛、化工设计等专业领域大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学校教改课题立项建设,以理论研究指导教学改革实践,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3.提升培养质量保障平台。一是聘请行业、企业和高校的专家,指导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招生就业、课程建设和师资培训,二是进一步巩固教学评估成果。要深入分教学评估后的工作状况,凝练巩固评估成效与建设经验,分析研究改进完善方面,进一步加强评估机制建设,更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开展上述工作,使学校质量内涵进一步提升,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教学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创建更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高质量教学工作新平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