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校长在六届四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8-03-03浏览次数:944

 

处处创卓越,年年有提升,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在校六届四次教代会、十三届四次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钱旭红

2008111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08年新年伊始,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我们迎来了我校六届四次教代会。在本次教代会上,我们将共同回顾以往的工作,部署今年的任务,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重大工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下面,我代表学校行政,向本次教代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我的报告分两大部分,即关于“三年行动纲要”的总结回顾和实施“十一五”规划推动跨越式发展。

 

关于“三年行动纲要”的总结回顾

 

2005年到2007年的三年间,学校在“三年行动纲要”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坚持“人才强校”的战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完成了几件大事——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顺利完成;奉贤校区正式启用,三校区实现整合运行;举行建校55周年庆典;“三年行动纲要”的全面落实,实现了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的双跨越。同时,我们在解决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民生问题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这里,我先从六方面对实施“三年行动纲要”的工作作一总结。

 

一、潜心树魂,构建研究型、人性化本科教育体系

(一)以评促建,本科教育长足发展。

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施了基于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以“三级课程平台”为主体,以“开放实践平台”和“学术讲座平台”为两翼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建立了“校重点课程—校精品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五个层次的课程建设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先后组织了全校“青年教师风采大赛”和“名师风范杯”中年教师授课大赛。对教学实验室辅助人员及学生工作队伍进行星级评价,调动教师员工的积极性。

先后启动了32个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 “化学工程与工艺品牌专业”创新教育团队荣获“2006教育部先进集体”的称号,并入选国家教学团队。2006年,房鼎业教授荣获国家教学名师的称号。20062007年间,学校的上海市教学名师从3名增加到9名。

    以教材建设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2007年,学校组织开展了“创意杯”课件大赛。三年来,共有46种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2种教材荣获上海市优秀教材,其中一等奖2种。重点建设了五个基础教学实验中心,11个学院平台的专业实验中心,全部实行开放式管理。在此基础上,启动了“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立项建设了“工科化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化工原理”三个校级示范实验中心。其中,“工科化学教学实验中心”2006年入选上海市示范实验中心,2007年入选国家示范实验中心。全校60%的实验中心建立了“选课管理网站”,保证了实验室的有序开放,初步建立“校-院-系()三级仪器共用平台。建立了86个校外的产学合作教育基地。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拓展老专业,建设新专业。2006年启动了专业责任教授岗位职责的讨论与制定工作,2007年正式在教务处网站上公布专业责任教授群的名单。经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获得高度评价。

图书馆的计算机使用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馆内无线网络全覆盖,每年新购图书年增长7%左右;各文献数据库使用人次达到253万余人次/年。增加了十余种数据库,电子图书已经达到一百多万册;电子信息资源已经覆盖了全校各个专业学科。

高等教育研究所就办学理念、工程教育、校本研究方面展开30余项研究;成立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工程教育国际中心中国分中心;成立了“大学评价中心”,《化工高等教育》改版扩容,容量增加30%

 

(二)大力拓展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规模,促进学校发展。

启动了网络教育教学工作迎评促建工作,开展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开发并升级技术支持系统,网络平台应用水平逐渐完善、多元化。《物理化学》荣获教育部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荣获“十佳网络教育学院”及20062007 年度“中国十大名牌网络教育学院”称号。

积极开展“一张文凭,多张资格证书” 及成教第二专业的教育研究与实践,积极开拓中高层次的非学历终身教育。成为上海市“新职业开发机构”和化工工程师培训基地的支持高校。我校自考规模呈现逐年增长,年年创历史新高。学院人均工作量、人均创造效益等均名列上海高校前茅。

(三)注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熏陶,学生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启动了 “六个教育工程”,以京剧赏析实践课程为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设立“德育学分”、开展品牌活动,倡导道德实践。培育活动品牌,先后组建了大学生军乐团、话剧团、舞蹈团、合唱团等学生艺术团体。

学生在英语、电子、机械、体育、数模各项国内国际赛事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在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学校喜捧“优胜杯”,文科作品历史上首次获得一等奖。

我校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和上海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环保协会先后获得“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和“十佳青年绿色志愿者服务集体”称号;成功选拔29名志愿者分赴云南、重庆、西藏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心理咨询中心及学生资助办公室发挥了积极作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开发了新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系统,积极开发就业市场,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就业辅导队伍。

高水准完成上级下达的军训任务,征兵工作任务完成出色,拥军优属工作成绩显著。被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警备区评为拥军优属工作模范单位。国防体育工作成绩突出。

 

二、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建立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体系

学科和学位授权点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学校实际拥有的国家重点学科达到7个,比2004年增长了133%。此外,“材料学”学科被新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实际拥有的上海市重点学科数达到10个,比2004年增长了150%。强化研究生院在全校的统一协调整合权,新增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在2004年原2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基础上,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专业(二级学科)24个(含一级学科涵盖专业),其中,人文社会学科实现了“零”的突破,新增了“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个人文社会类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学校“十五”211学科建设和各子课题建设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制订了“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形成了今后一段时期学校的学科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

改革研究生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实行分层管理、分类建设,完善课程教育体系,以导师队伍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化工过程机械专业轩福贞的博士论文获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应用化学专业王巧纯的博士论文入选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又有两篇博士学位论文通过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上海市初选。三年里,我校还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15项,其中博士学位论文6篇、硕士学位论文9篇(2007年未定);评选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篇、硕士学位论文29篇,校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9名。

2006年我校赴宁夏石嘴山博士生科技服务团被评为“2006年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20052006年两年中,共有5支团队荣获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最佳项目或优秀项目奖。

专业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新增了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点,新增了仪器仪表工程和安全工程2个工程硕士领域。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华谊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合作,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截至200711月,在读的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包括全日制MBA学员)达到了1500名。2007年度(统计至11月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收总额比2004年(均含全日制MBA)增长104%。

 

三、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科技工作开创新局面

以制度创新推进管理创新,纵横向科研经费大幅攀升。2007年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项目总数超过300项,获资助项目66项(较2005年增长69%,较2006年增长53.5%),资助总金额达2157万元(较2005年增长105%,较2006年增长64.4%),资助金额首次突破2000万元。2005年-2007年科研总到款为57272万元,与2002年-2004年的41097万元相比增长了39%。其中2005年-2007年的文科总到款为1729.3万元,与2002年-2004年的211.47万元相比增长了718%。科研合同总经费增长较快,基本完成了预期的指标。2007年科研总收入预计为23970万元,比2004年增长42.6%

三年来,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新增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新增2个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创新团队申报实现“零”的突破并获准2个。 一系列中心及实验室分别通过建设验收、国家评估及国家验收。

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度获得20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中石化等其他部委科技奖5项;2006年度获得34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6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07年获得20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其中国家科技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2项,其他部委奖项尚未公示。到目前为止,三年共获得74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

扎实推进军工科研。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三证”体系建设圆满完成并正常运转,一批军工科研纳入国防预研,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填补了我校在该奖项上的历史空白。2006年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十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单位”;科技处则被授予“十五期间上海市国防动员先进单位”。

全力建设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校地、校企科技合作,推进技术转移,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不断深化。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不断强化。与上海化工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建立了全面合作战略伙伴关系。2006年“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典型案例集”一书百余个典型合作案例中,我校有6个案例入编。

专利实施取得重大突破。“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获得了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0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200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专利奖二等奖、入选2006年“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科技创新”十大案例等多项殊荣。 

文科科研成绩斐然。学校在国家、教育部、上海市三大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连年丰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数,连续三年在上海市理工科类高校中名列前茅,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到款总量大幅攀升,部分人文社科科研指标排名位居教育部高校百强之列,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和科研基地实现了“零”的突破,人文社会科学省部级获奖成果稳步增加。我校人文社科领域的进展受到了校外各方的高度评价与关注。

 

四、塑造大师云集、英杰辈出的人才队伍

以人为本,实现人才工作的科学、和谐和跨越发展。学校始终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现已聘任26名特聘教授和20名讲座教授。20052007年,学校新增学术带头人71名,包括双聘院士3名、*2名(刚获准并将公布另3名),国家“863”领域专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上海市领军人才3名,上海市科技精英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7名,校特聘教授23名。罗伯特.柯尔、池田大作、MooYoungJames N. Seiber32位海内外著名学者受聘学校名誉教授,125名海内外优秀人才受聘我校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学校积极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实施双语教学师资培训计划,面向海外招聘教授和副教授、遴选优秀海外人才加盟我校。引进、选聘海内外优秀人才186名。32名优秀海外留学人才荣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

学校始终从事业发展和面向未来的高度关心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健康发展。实施了师资队博士化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新进校青年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计划、“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计划、网络学术团队制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等政策。

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9位教师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13名教师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8位教师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56位教师入选2006年度上海市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计划。教学科研一线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从2004年底的30.6%,提高至2007年底的47.1%,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素质明显提升。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上海市科技发展规划,依托科研创新平台、重点研究基地集聚拔尖人才,大力培育创新团队,形成了以院士、*、“973”首席科学家、“863”领域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领衔的一批学术团队。王辅臣教授及刘洪来教授领衔的两支团队入选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首次建立了“中国石化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制度,赋予院长教授推荐权,为选聘优秀拔尖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建立了博导绿色审批通道。

博士后工作取得长足发展。200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荣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成功增设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机械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使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达到7个。三年来进站博士后82名,其中外籍4名,实现了零的突破。2007年在站博士后最高人数近80名。积极创建与企业和政府机构合作的平台,联合培养企业博士后37名。

以选拔输送促干部培养,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以干部聘任工作为契机,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了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从聘任前的49.1岁下降到聘任后的46.4岁,下降了2.7岁。在2006年我校中层干部聘任工作中,干部交流面大,正处岗位上连续任职已满两届、时间达五年以上的干部(除特殊情况外)全部轮岗交流,处级干部的交流面达52.6%;校部党政机关和直属单位正职干部的交流面达56.7%

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着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训和挂职锻炼的力度。三年来,我校干部参加校外学习培训和挂职锻炼的实际人数为137人。在2007年上海市公开选拔14名副局级领导干部中,作为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唯一的一所高校,我校有2名处级干部拟任上海市信息委副主任和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提升管理干部队伍的国际视野建设,安排专职的党政干部去国外姊妹大学或协议大学考察学习。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党支部在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校区建设等各方面的先进性作用,促进学校中心工作。建立了先进党支部深化滚动建设长效机制。20073月,作为唯一一所高校,我校的工作得到了市委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此外,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2006年荣获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学校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和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积极性。相继成立校少数民族教职工联谊会、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欧美同学会华理分会等群众团体。各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责。我校党外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由原来的14名增加到22名。其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名(尚未正式对外公布),填补了我校全国人大代表自第四届以来的空白。全国政协委员由原来的1名增至2名(尚未正式对外公布),上海市政协委员由原来的7名增至8名(已公示),上海市人大代表由原来的1名增至3名,徐汇区政协委员由原来的2名增至4名,担任民主党派市委各专门委员会委员以上的人员已增至37人。

 

五、多渠道拓宽对外联系模式,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成绩突出

坚持以学院为主体,以教授为桥梁,构造学校—学院—教授多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运作模式,注重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知名度。有选择地与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或建立姊妹学校关系,例如,美国的里海大学、休斯敦大学,以色列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等。20052007年签署41项合作协议。我校已有12个专业学院与国外的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

多渠道争取经费支持,从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部门申请到了1200万元。实施资助国外学者来访计划,三年资助了120个项目,主要用于邀请外国专家来访讲学、交流、以及召开重大国际学术会议,如:第十四届亚太腐蚀控制会议; “分子机器与分子探针”国际学术会议;认知神经动力学国际会议;国际社会工作学术会议;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莱斯大学教授Robert Curl来访等。三年中,来我校访问的人数达2500人次,仅2007年就达1200人次。

为加速师资队伍的培养,学校积极筹措资金资助师生出国留学。三年出访人数达1124人次,平均每年以28%的增幅递增。

中德工学院从20049月成立以来,办学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涉及学历教育、交流硕士生、联合培博士生、接受德国交流留学生、合作科研和企业合作等领域的对德合作基地和平台。

外国留学生规模发展迅速。2006年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2004年留学生年人数为119人,2007年外国留学生(含博士、硕士、本科、进修、语言学习、短期培训)年人数达880人,来自近70个国家。较2004年,年总人数接近翻三番。三年来,自筹近200万元经费,大力改善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留学生教育的硬件条件初具规模,留学生教育的管理体制逐步确立。

2006年,首次承担国家商务部、教育部“为落实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和培养人才承诺”的“阿拉伯国家大学校长研修班”任务;我校还承担和圆满完成外交部、教育部接受和安置原在台湾学习的乍得留学生任务等,得到教育部、外交部、上海市教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六、以人为本,建立富民强校的管理服务体系

财务工作。清理及修订了各类财务规章制度,实现了教职工工资、房贴等收入的网上查询服务;在预算中,坚持各单位日常办公经费年年“零”增长(工作内容只增不降,提高效益);建立以财务管理效益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系,三年来累计盘活学校存量资金25776.04万元,节省运行成本三千多万元;严格管理奉贤校区建设资金的使用;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培养财务管理骨干与专业人才。

通过改善办公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实行三校区统一核算,落实了房改补贴货币化发放工作,完成了校激励津贴三年翻一番的目标;积极争取国拨资金,学校在新校区的建设中已获得上海市教委拨款2个亿,教育部经费拨款每年有所增长;2007年教育部72所高校的财务状况综合评比中,我校名列第七。

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徐汇校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得以改造,进行了整个校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实现了奉贤新校区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双网覆盖,基本上建成了主干具有万兆宽带、全网支持IPv6技术,实现了徐汇、奉贤和金山三区网络的互联;开发了各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和扩建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升级、改造和优化了校园网络的各系统及设备,开通了VPN服务,基本上构筑起了整个校园网络的安全防范体系和安全监控体系;基本上建成了学校统一认证中心、信息门户网站和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各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争取到教育部专项研究费用并成立课题组,成为上海市教委批准的IPv6技术合作推广中心。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担了学校的会务、视频会议和教室出借管理等三大块服务,同时将所有管理职能顺利延伸到了奉贤校区。所管理的多媒体教室达到162间,确保了我校多媒体授课比例远超优秀标准,并全面实现了网络化远程控制管理。

宣传工作。共向校外媒体推出个人专访近100人次,每年在《文汇报》上发布学术报告信息数十条,在各种媒体上宣传报道的数量年增长30%的目标,聚焦校园,服务师生,努力建设管理规范、内容丰富的网络宣传环境。围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方位宣传报道,依托“东方讲坛”建设华理宣传教育平台。三年来,校新闻中心记者采写的大量报道中,2005年有10篇作品获奖,2006年为9篇获奖,2007年选送的作品正在评审中。2007年,获得上海市精神文明单位“六连冠”。

校区建设与定位。完成了“奉贤校区的校园整体设计方案规划”和“徐汇校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了区、市规划局的批准。在徐汇校区进行了建校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与整治。金山校区焕然一新,奉贤校区的一期建设完成了各类建筑26.67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校区整合得以顺利推动并圆满完成。数年来,校区间的条块分割,人才培养模式与要求的差异得以消除。随后启动的校区调整,初步实现了三校区的重新定位与特色化发展。徐汇校区以研究为中心,定位为精品、研究型校园,主要容纳三、四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奉贤校区以教育为中心,定位为生态、数字、健康的校园,主要容纳一、二年级本科生;金山以社会服务为中心,容纳我校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包括中试基地及军工基地等。

产业工作。学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获得教育部优秀评价。以无形资产投入方式孵化组建了上海合达炭素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敏光公司、上海华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8家科技型企业,清理了历年来的63项对外投资,保留或重组企业36家(含改制12家),已完成或正在撤并(退出)企业27家。

大学科技园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大学科技园验收,大学科技园徐汇园地理空间不断拓展,孵化面积达到8万余平米,入驻企业达到150多家。科技园金山园建设于2007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日趋成熟,实现了新增资产翻一番的任务目标。

出版社现已初步形成了理工、外语、社科三大图书板块的出书结构。三年来实现了图书发货码洋、回款实洋和出版利润等指标15%的年增长率,延续了平稳向上的态势。图书重印率在50%以上。获批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立项4项,共46种;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立项10项,共82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3种;2007年上海市重点图书7种。出资120万元设立的优秀教材出版基金项目正式启动。

纪监审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廉政教育及警示教育;发挥网站作用,拓宽教育渠道;效果明显,干部廉洁意识增强。2005年以来有二百多人次领导干部主动交付现金及有价证券计人民币218506元(其中校级领导46人次74220元),有547人次自觉登记或交付礼品计价值人民币240239元(其中校级领导230人次152241元)。完善招生监督管理机制,实行全过程监督;加强对校内收费管理的监督,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参与各类招标监察工作,参与奉贤校区建设,开展绩效监察,探索有效途径,促进机关和后勤服务部门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为校领导班子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宏观决策的依据。我校20062007连续两年被评为“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纪检监察信访优质办理件”、“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纪检监察案件优质办理件”。

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预算执行审计和企业的相关审计。对新老校区的基建、改造、修缮等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三年共计为学校节省5020.75万元。

机关及生活后勤工作。建立制度,对机关干部每学期进行计算机培训及考核,至2007年底大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均达到相当于“三级”,40周岁以下工作人员均达到相当于“四级”。进行公文写作、办公室礼仪以及普通话的培训,改进服务手段,提高办事效率,推行办公自动化,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规范化机关。

修改、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出台了一系列工作的应急预案;在宿教管理、校园管理等方面引进了多支社会力量,参与奉贤校区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建立了跟踪服务反馈制度、巡查检查制度与现场办公制度,设立了监督投诉电话与应急报警电话等渠道,形成了信息畅通的快速反应机制;扎实推进生态化校园环境建设,改建徐汇校区美化奉贤校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创建“健康校园”;以学校大型活动为平台,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确保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与奉贤新校区启动的顺利进行;认真落实节能增效工作,积极创建节约型校园,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节水先进单位;添置了10辆大客车,改善了教职工上下班班车的乘坐交通工具的条件,对校园公共设施、教学楼等进行了大面积的修缮,对校医院进行了全面的维修改造,新添置了价值150万元的医疗设备,就医环境大大改善。

安全保卫工作。学校保持了政治稳定、治安安定、校园安全,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6年度上海市平安单位、20042005年度及20062007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依法整治各种火灾隐患,减少了火灾危害,杜绝了重、特大火灾,2005年以来全校年万人火灾发生率保持在2以下,远远低于上海市年万人火灾发生5起左右的水平,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已经建成了校园巡控、单位内控、技术监控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学校的发案率逐年下降,破案率逐年提高。

档案工作方面。不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发挥其存史、服务、管理的功能。依法治档,科学管档,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推进档案管理计算机化,OA系统文档一体化,实现了纸质与电子文件“双套制”同步归档。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馆藏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据录入,数据库信息量从2004年的12万条猛增到近40余万条,位居全市高校档案馆前列。

工会与退管会工作。完善教代会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与校务公开。有关学校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特别是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都通过教代会审议决定;部门工会主席参加部门党政联席会议,保证了工会在源头上参政议政;参与推进校务公开工作,拓展民主管理渠道;规范提案要求,组织提案评优,提高提案处理的满意度;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申述和沟通渠道保持畅通;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方面,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断增强以办实事送温暖为主体的凝聚力工程,建立并筹措帮困基金,增强帮困力度;构建保障体系,扩大保障幅度,给全体教职工办理了四项互助医疗保障计划;坚持进行教工小家建设和评比,开展多形式师德建设活动,举办各类文体娱乐活动等。2007年校工会获得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退管会积极开展适合退休人员特点的学习、座谈、谈心及服务活动。主动关心退休教职工的生活需求。三年来共开展了万余人次的服务工作。积极发挥退休教职工知识、经验、师表的优势,继续为学校发展奉献力量。特别是由13位退休教授、处长组成的本科教学顾问组,活跃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第一线。数十位退休教授组成的顾问队伍,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离退休教职工组成的“关工委”、讲师团,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年争取逐步提高共享费发放水平。三年来平均每人的共享费由2000/年增至2600/年,增量为13%15%,三年共发放共享费1340万元。

 

关于我们在解决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民生问题方面所做的工作,在上面六方面工作汇报中,特别是在队伍建设、基本建设和后勤服务方面,已经有不少反映,已经使教职员工与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条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了岗位激励津贴制度、业绩津贴制度、住房补贴制度等政策,优先向本科教育倾斜、向青年教师倾斜,对改善民生、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教职工个人收入方面,学校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仅以校级财政直接发放的经费而言,教职工工资性支出全年总额从2004年的1亿8924万元上升至2007年的2亿5370万元,增幅达34%;离退休人员的福利费、共享费等人员费支出,从2004年的659万元上升至2007年的1360万元,增加了106%;校内岗位津贴支出从2004年的2500万元上升至2007年的5300万元,实现了三年翻番的目标;住房补贴从无到有,2005年至2007年三年累计发放了1亿5794万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自豪地、自信地说,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年年变样,三年富强”三年行动纲要所规定的任务和目标,使我校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事关学校竞争力提升和师生员工的民生改善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为今后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

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中,在这三片美丽的校园里,我们所取得的众多成就中,凝聚着华东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心血和汗水。我在这里要代表学校的党政班子成员衷心地向全体教职员工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然而,我们还需看到这三年工作中,仍然有许多不足。初步的变化与小康,仅仅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的基础;而着眼党代会的学校定位,必须看到,我校具有国内甚至国际正面影响力的领域、学科、人物及事件均很少,而学校的内涵,如水平、质量、修养需要切实加强。具体如:队伍的质量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的优势及特色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拓展;教学教育的模式需要创新;管理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与能力需要提倡与加强。

 

 

实施“十一五”规划,推动跨越式发展

 

我们在努力完成“三年行动纲要”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也投入大量精力,讨论并规划我校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在去年,我们经过全校的讨论,推出了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校园发展规划》、《人才队伍规划》、《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并讨论制订了《华东理工大学章程》,希望通过执行这些规划,对内,推进我校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跨越式发展;对外,通过服务社会、贡献成果与人才、引领文化的进步,推动学校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即以“影响力与内涵”为核心,实现“处处创卓越年年有提升”。

这里的, “处处创卓越”强调的是在全国及国际范围,即在相关方面追求卓越,在学校的四大规划落实中追求卓越,在学校“一支队伍三个体系的四个方面建设中追求卓越;“年年有提升”强调的是功能内涵的提升与进步,。今后我们的所有工作,将遵循我校的“十一五”“四大规划”。其中,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事业发展规划及校园发展规划是导向指标,人才队伍规划的落实则是核心与重点。走内涵建设之路,就是要强化学校的特色,优化学科与队伍建设。关于规划的具体内容,我不在这里赘述,主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执行规划、推动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重视过程,走特色发展之路

我们已经认识到,我校最大的优势曾经是化工单科性,最弱的地方也是化工单科性。只强调化工,化工自身将无法健康发展;同样,如果只强调多科性,学校也就失去了特色优势,成了无源之水。

在国际学术界,化学工业被公认为是以计量为特征的过程工业的典型代表。化工学科是典型、核心的过程工程学科。而过程工程较化工具有更为重要更为广泛的可衍生性和包容性。因此,我校的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中高度重视“过程工程及思想”,使之成为学校特色的基础。同样,由于学校的工科背景及重视操作、实践与技术的特点,在实现与过程相关的多学科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过程训练、教育、实践十分重视的办学特色,这一特色后来又逐渐融入人文、社会等学科发展中。 “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 将是学校学科与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并已作为办学基本思路得以确立。

劣势和优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是共同的渊源及联系,共同的“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学科与教育发展理念,适当的分工定向衍生,实现了学校的多科性发展目标;使得学校在发展中有可能通过整合协调,产生强大的竞争力。

今后,我们要以“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运行为切入口,发挥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医用生物材料动员中心及其它12个国家及省部重点基地的集成效应,突出“过程工程学科”的特色。

在重点学科及211985平台建设中要做好理工及人文社科的整合规划,并与师资队伍的调整相结合,通过学科的优化调整、整合、转型,集中建设,外延拉动,铸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代表学校形象的高峰学科。要注意针对国家专项等重大项目做好组织、协调,抓好重点科研基地的运行指导,特别要在扶持、培育新的前沿性、非共识性科研生长点及新的交叉点上下工夫。

 

二、重视生态分布,优化学科结构与师资队伍结构

长期以来,学校的领导与行政管理层,往往将最多的精力花费在具体的“事”与“物”上,无法真正集中在“人”上。而大学的核心是培养人,因此,更应通过培养与引进,选拔与使用优秀人才,让本应由教授们决定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方面“事”与“物”的具体工作交付归还给教授,将以具体“事、物”导向的学校领导与管理转变成以 “队伍建设”为导向的大学领导与管理。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确定全校的学科结构及生态分布,进而确定师资队伍结构及生态分布。历史表明,像我校这样依托单一学科发展起来的多科性大学,如果不注重学科的生态分布,不注重其相互支撑与相互联系,就无法实现学科体系的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不防止某单一学科分支方向的人员过于集中,优势学科的衰败、特色学科的消失就不可避免。因为,学科的变革转型及人才的新老交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而学科的结构生态分布,如果没有人才的结构生态分布所支撑,也就成为没有根基的浮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学校以岗位设置作为重要的切入口。坚持从事到人,化挑战为机遇。因此,岗位设置给人才队伍的结构分布与学科结构分布相吻合提供了重要机遇。根据人才队伍结构分布与学科结构分布,培养与引进并举,并创造特殊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措施,通过完善人才的流入与孵化机制等渠道,实现“扶需,扶特,扶优”。

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使学科规模与水平、其结构分布与人才队伍结构分布相对应。适当发展“平原”学科,大力发展“高原”学科,全力铸造“高峰”学科。确定已建和拟建的每个国家重点学科设置不超过7个学术方向、省部级重点学科设置不超过5个学术方向、其它学科设置不超过3个学术方向。每个重点学术方向原则上设置13名教授岗位。

 

三、以人为本,落实人才队伍规划

人才工作是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要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立足长远,将人才队伍规划同学校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创造特殊的人才引进措施,如人才的流入与孵化机制。建立与211建设与985平台建设相配套的创新团队建设机制。

与此同时,要像力促师资队伍的结构分布与学科结构分布相吻合一样,要大力关心管理队伍及工勤骨干队伍的岗位设置与建设,使事事有人,人人有责,主次明晰,到岗称职,责任到人。

在我校干部队伍建设中,要提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所谓领导能力,就是对长远发展趋势的预测、局面的宏观判断、全面驾驭等能力,抓具体的然而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细节的能力。所谓的执行能力,包括分类指导能力、具体操作的介入、工作的分解落实等能力。要关心干部队伍的分布与社会需求分布的吻合,为校内及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此外,要提升我们队伍的国际视野。希望师生员工、管理干部都要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往交流能力,以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每个学院都要支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每个学院都应拥有进行师生国际交流的国外伙伴学院。

 

四、强化工程教育,升华校园文化

工程领域的成就改变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很明显的是,拥有领先工程技术的国家一直都在引导着世界发展的潮流,这些国家的人民享有着更好的和更高的生活标准。在这样一个技术主导的或工程化了的世界里,几乎所有的领域在某种程度上都涉及到工程。工程教育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全面工程教育是一个涵盖面很宽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管是工程专业的学生还是非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对工程方法有基本的理解,具有坚实的学术的、技术的和社会的能力。2006年,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已突破600万人,我国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规模领先的发展优势,但在创新水平、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仍然与世界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作为具有优良工程教育传统的学校,为培养各类英才,我校将以过程工程思想为引导,在强调理工医农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将特别倡导针对理工医农法经济艺术等各类学生的“全面工程教育”。学校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中国分中心及华东理工大学工程教育委员会,鼓励教师们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并举,特别是跟进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改革工程教育模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英才,我们需要不断探索。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提升我们的校园文化,重视整合并跨越人文,社会,自然与工程的多学科文化建设,并形成我们自己的风格,使得我们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具有自己的共同优秀特征与人格魅力。

我们学校为我们的学生而骄傲,他们在全国与国际的许多活动竞赛中,在社会服务中,在创新成才中不断创造辉煌,为学校争光,展示着华理卓越的气质。因此,为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与员工没有理由不辛勤劳动,没有理由不追求卓越。

在学生教育中也要以人为本,要注意规定教材与创造性教育间的突出矛盾;要通过专门课程的设置与课程调整,来培养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做到“少而精,博而通”;使学生实现知识的个性结构化,从而具有创造的秉性。要创造、构建新的校园氛围与文化,注重提炼科学精神,提升人文修养与人文精神,进而,通过培养“人”实现大学对社会及人类文化的引领作用。

 

最后,应当强调,在执行“十一五”规划,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我们仍然需要坚定地执行建设“一支队伍、三个体系”的指导方针,即:塑造大师云集,英杰辈出的人才队伍;建立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体系;潜心树魂,构建研究型、人性化本科教育体系;以人为本,建立富民强校的管理服务体系。

 

各位代表、同志们,2008年将是我校建设和发展史上的新一年,也是我国通过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新形象的“奥运”年,我们需要勤奋求实,励志明德,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扬帆启航,驶向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彼岸!